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杂言六首·其五》
《后杂言六首·其五》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由来大乘地,不踏小乘径。

满口说大乘,何曾有一证。

或请丞相田,或借中涓柄。

开筵珊瑚拥,发箧黄金迸。

未必小乘人,肯作大乘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后杂言六首》中的第五首。诗中以“大乘”与“小乘”为喻,探讨了信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由来大乘地,不踏小乘径。” 开篇即点明主题,大乘佛教追求普度众生,而小乘则更注重个人解脱。诗人认为,真正的信仰者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大乘教义,而应身体力行,实践大乘精神。

“满口说大乘,何曾有一证。” 接下来,诗人对那些只会空谈大乘教义,却未曾真正实践的人提出了质疑。他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证明一个人是否真正理解并践行了大乘教义。

“或请丞相田,或借中涓柄。” 这句话描绘了一些人为了获取权力和地位,不惜利用政治资源,甚至不惜牺牲道德原则。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述,批评了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行为。

“开筵珊瑚拥,发箧黄金迸。” 描述了奢华宴席的场景,珊瑚装饰的宴会,黄金从箱子里散落而出,展现了财富与权力的炫耀。诗人借此讽刺了那些在物质享受上过度追求,忽视精神层面提升的人。

“未必小乘人,肯作大乘行。” 最后一句,诗人提出疑问,是否那些坚守小乘教义,追求个人解脱的人,能够真正放下个人利益,去实践大乘精神,普度众生。这句话引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信仰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乘与小乘的对比,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信仰实践、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邑斋偶书

作邑穷山奈拙何,簿书期会损天和。

却缘众醉独醒甚,翻觉同舟敌国多。

岂顾有人张巧舌,第忧无术拯颓波。

偏亲垂老妻孥少,独愧渊明归去歌。

(0)

游鹿田三洞

东西两鹿田,上下三洞天。

苔径劣容足,石门低及肩。

乳窦断还滴,天窗皓仍玄。

何当出樊笼,悠哉聊永年。

(0)

谢张使君惠簟

瘦玉敲风翠干长,织成漪浪莹沧浪。

封题尚带鄱江润,卷赠犹馀燕寝香。

竹笛当年同秀质,桃笙何处避寒光。

微躯讵足当珍赐,持奉亲闱枕扇凉。

(0)

检书偶见故王侍郎嘉叟旧与余倡和之什良用慨然因题四韵

文字名三世,精神运五兵。

徒看遗墨在,却叹曲池平。

浙右频犀麈,江东几兕觥。

倡酬今已矣,抚卷泪纵横。

(0)

次韵黄三以诗分送笋

此君稚子别经年,忽到茅斋意豁然。

自愧清贫馋太守,尝新翻在小春前。

(0)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其八

纷纷车马客,如集市人博。

彼虽有求来,我但快一噱。

忽逢媚学子,时亦撼关钥。

何当携手期,濠上得鱼乐。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