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拙非藏器,寝痾岂逃名。
进惭冠盖群,退慕丘园耕。
多病齿发暮,屏居怀抱盈。
稍寻皋壤乐,暂慰蹉跎情。
入野缅曲折,临溪屡回萦。
霜浓石道净,水敛云潭清。
烟景淡将夕,汀洲递微明。
疏芜岸筱落,寥戾川禽鸣。
心赏夙所重,身累适已轻。
岂辞疲曳倦,幸与良游并。
济时谢明哲,量已保幽贞。
愿从求羊辈,放旷终吾生。
养拙非藏器,寝痾岂逃名。
进惭冠盖群,退慕丘园耕。
多病齿发暮,屏居怀抱盈。
稍寻皋壤乐,暂慰蹉跎情。
入野缅曲折,临溪屡回萦。
霜浓石道净,水敛云潭清。
烟景淡将夕,汀洲递微明。
疏芜岸筱落,寥戾川禽鸣。
心赏夙所重,身累适已轻。
岂辞疲曳倦,幸与良游并。
济时谢明哲,量已保幽贞。
愿从求羊辈,放旷终吾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野外的情景,表达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养拙非藏器,寝痾岂逃名”表达了诗人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平静。接下来的几句“进惭冠盖群,退慕丘园耕”,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多病齿发暮,屏居怀抱盈”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身体多病,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稍寻皋壤乐,暂慰蹉跎情”则是诗人试图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暂时忘却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苦涩。
“入野缅曲折,临溪屡回萦”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入田野,沿着溪流前行的场景,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霜浓石道净,水敛云潭清”描绘了冬日里石道被霜覆盖,溪水清澈,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
“烟景淡将夕,汀洲递微明”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烟霞淡薄,汀洲上逐渐显露出微弱光芒的景象,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疏芜岸筱落,寥戾川禽鸣”通过描写岸边的荒草、落叶和远处的鸟鸣,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最后,“心赏夙所重,身累适已轻”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面对生活压力时的轻松态度。“岂辞疲曳倦,幸与良游并”则表明了诗人愿意为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美好时光而甘愿承受疲惫。“济时谢明哲,量已保幽贞”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宁静。“愿从求羊辈,放旷终吾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那些追求自由、放浪形骸的人为伍,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窗前好树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开。
无情春色尚识返,君心忽断何时来。
忆昔妆成候仙仗,宫璅玲珑日新上。
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
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
三千玉貌休自誇,十二金钗独相向。
盛衰倾夺欲何如,娇爱翻悲逐佞谀。
重远岂能惭沼鹄,弃前方见泣船鱼。
看笼不记薰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须。
始喜类萝新托柏,终伤如荠却甘荼。
院深独开还独闭,鹦鹉惊飞苔覆地。
满箱旧赐前日衣,渍枕新垂夜来泪。
痕多开镜照还悲,绿髻青蛾尚未衰。
莫道新缣长绝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