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缘秋夜永,不寐更焚膏。
四壁寒蛩响,霜天月正高。
祇缘秋夜永,不寐更焚膏。
四壁寒蛩响,霜天月正高。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深秋之夜,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祇缘秋夜永”,点明了季节与时间,秋夜漫长,让人难以入睡。次句“不寐更焚膏”,说明诗人为了驱散睡意,点燃了灯油,继续守夜。接下来,“四壁寒蛩响”,描述了四周寂静中,只有寒蛩(蟋蟀)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最后,“霜天月正高”,则以高悬的明月映衬出寒冷的霜天,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时的思绪与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动人。
我方卧舟中,仰读渊明诗。
忽闻滩声急,起视惟恐迟。
八月溅飞雪,清览良独奇。
好风从天来,翛然吹我衣。
凉生固足乐,气变亦可悲。
眷然慨此水,念我年少时。
迄今四十年,往来九东西。
此日顺流下,何日泝流归。
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鸟衣缁布外无华,白锦中单分外嘉。
只麽跳行人不觉,忽然飞起自成花。
来时月黑过淮阴,归路天花舞故城。
一剑光寒千古泪,三家市出万人英。
少年跨下安无忤,老父北边愕不平。
人物若非观岁暮,淮阴何必减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