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榛野箐满空山,瓯脱宁知不放閒。
三十年前谁过此,琼州莫再作台湾。
荒榛野箐满空山,瓯脱宁知不放閒。
三十年前谁过此,琼州莫再作台湾。
这首诗描绘了荒凉的山林景象,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与对过往的追忆。首句“荒榛野箐满空山”以“荒榛”和“野箐”形容山林的荒芜,点明地点的空旷与寂寥。“瓯脱宁知不放閒”,“瓯脱”原指边界标志,此处借指边疆,表达对边疆安宁的期盼,同时也暗含对边疆被遗忘的感慨。“三十年前谁过此,琼州莫再作台湾。”这两句通过时空转换,将读者带入历史情境,三十年前的边疆景象与当前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和平时期的怀念,以及对台湾问题的深切关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
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兴狎沙鸥。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已见皇家日月安,更教远去不辞艰。
若人岂谓元城在,有客先知御史还。
风急满江皆白浪,雨收何处不青山。
天心正欲扶宗社,为报慈闱得解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