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其一》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其一》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原隰萧条草木衰,倚风浑类楚人悲。

便成孤愤终何事,且寄遥怀对此时。

千里暝阴云杳霭,一川寒影雁参差。

登临自不宜羁旅,更敢凭高剩作诗。

(0)
翻译
荒凉的原野草木凋零,仿佛楚地人倚风悲泣。
即使心中充满孤独的愤怒又能如何,姑且寄托遥远的思念在这一刻。
千里之外昏暗阴云密布,江面上寒光照映着雁阵错落有致。
登高本就不是游子所宜,更何况我怎能再借这高处抒发更多的离愁诗篇。
注释
原隰:低洼的平原。
萧条:荒凉。
浑:全然。
楚人:指代楚地的人,这里可能寓指诗人自己。
孤愤:孤独的愤怒或悲愤。
终何事:又能如何。
遥怀:远方的思念。
对此时:对着此时的情景。
暝阴:昏暗的阴云。
杳霭:迷茫不清。
一川:广阔的江面。
参差:交错不齐。
羁旅:漂泊在外的人。
凭高:登高远望。
剩作诗:继续写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城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愤懑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环境来映射自己的情感状态,如“原隰萧条草木衰”、“倚风浑类楚人悲”等句,通过秋天荒凉的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凄清和哀愁。

诗中,“便成孤愤终何事”一句,表明诗人的愤懑之情已成为习惯,而“且寄遥怀对此时”则是他在特定的时刻将这份思念托付给远方的亲友。景色与心境交织,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

下片,“千里暝阴云杳霭,一川寒影雁参差”,通过对远处山城秋日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忧郁之情。最后两句“登临自不宜羁旅,更敢凭高剩作诗”,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个人情怀的坚守,是一篇情深意长的秋日书怀之作。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清渭八景·其八高村夜月

缓步高村纳晚凉,徘徊更觉景难忘。

一轮月照碧梧影,万壑风飘丹桂香。

苏子何须游赤壁,群仙正好泛琼觞。

洞箫吹彻东方白,玉兔还留不夜光。

(0)

三禽·其一

何处飞来把修竹,数声圆活梦还惊。

雨鸠那解知人意,寂寞梨花雨又晴。

(0)

咏石僧

云作袈裟石作僧,岩前独立几经春。

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

(0)

杏花天·其一

挂帘等月阑干曲。厌永昼、劳烟倦局。

单衣汗透鲛绡缩。脱帽梳犀枕玉。

移床就、碧梧翠竹。寄语倩、姮娥伴宿。

轻风澹露清凉足。云缀银河断续。

(0)

黄朝散挽诗·其二

江湖尝佩左符归,一卧漳滨素愿违。

平日华旌过里巷,此时丹旐下岩扉。

群峰拱揖开新穴,万木森罗长旧围。

伫看于门驱驷马,想应丘陇亦光辉。

(0)

雨后

落日矫乌云,疾风豗白浪。

雨声西南来,势剧万马壮。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