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十日至湖上,遥见香炉若画图。
仙迹每从佳处得,客愁顿向此中无。
市沽不醉重烹鲤,野饭停餐旋刈蒌。
欲吊陶潜过栗里,乱山松菊正荒芜。
舟行十日至湖上,遥见香炉若画图。
仙迹每从佳处得,客愁顿向此中无。
市沽不醉重烹鲤,野饭停餐旋刈蒌。
欲吊陶潜过栗里,乱山松菊正荒芜。
这首明代诗人郭奎的《过南康》描绘了舟行至湖上的所见所感。首句“舟行十日至湖上”,点出诗人长途跋涉后抵达湖边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与期待之感。接着,“遥见香炉若画图”以生动比喻,形容湖上香炉峰的秀美如画,展现出自然景色的迷人之处。
“仙迹每从佳处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胜景的向往和对超凡意境的追求,暗示着在这样的美景中能暂时忘却旅途的疲惫和客居他乡的愁绪。“客愁顿向此中无”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释然,湖光山色似乎消解了他的羁旅之苦。
“市沽不醉重烹鲤,野饭停餐旋刈蒌”两句,通过描述在湖边市集买酒自斟,以及采摘蒌蒿准备野餐的细节,展现了诗人融入当地生活的闲适与惬意。最后,“欲吊陶潜过栗里,乱山松菊正荒芜”以陶渊明的栗里隐居地作结,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时事变迁、世事沧桑的感慨,以乱山松菊的荒芜映衬出内心的孤寂与怀旧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上风光,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寓含了淡淡的离愁与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