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禽暮俱敛,游子尚无还。
道路真侨治,衣冠可驻颜。
坐销长短日,惭问往来山。
倘数人间地,何方定是閒。
荒禽暮俱敛,游子尚无还。
道路真侨治,衣冠可驻颜。
坐销长短日,惭问往来山。
倘数人间地,何方定是閒。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长山道中》描绘了一幅荒野禽鸟归巢、游子未归的寂寥画面,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荒禽暮俱敛"写出了傍晚时分,禽鸟纷纷归巢,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荒凉。"游子尚无还"进一步表达了游子在外未归的境况,引人对家的思念。
"道路真侨治"暗示了道路的偏远和治理的艰难,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衣冠可驻颜"则借衣物来寄托对青春容颜不再的感叹,希望衣冠能留住岁月的痕迹。
"坐销长短日"描绘了诗人坐在路途中,一日又一日消磨,时间悄然流逝。"惭问往来山"则通过询问山川,流露出对未知的迷茫和对自己无法把握时光的惭愧。
最后两句"倘数人间地,何方定是閒"表达了诗人对何处才能找到真正悠闲之地的深深疑问,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压力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怀旧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天竺峰西月几层,亭孤应忌俗人登。
山光晓射闻猿客,泉影秋摇倚树僧。
微雨洒台青有点,片云生石冷多棱。
斜阳更起题诗兴,还喜重来或未能。
离骚读罢意沉沉,痛饮狂歌作楚吟。
鱼腹有灵应瞑目,后来犹自有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