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夜香波冷,楼台画成秋意。
旧院藏莺,长桥系马,攀折游踪难记。
飘零燕子,认六代斜阳,倦魂醒未?
怨笛谁家,后庭歌罢更憔悴。
桃根桃叶易老,渡头空照影,羞斗眉翠。
舞扇勾云,华灯背雨,都换伤春滋味。
阑干傍水,问丁字帘前,细腰谁倚?
无那西风,乱鸦啼又起。
江南一夜香波冷,楼台画成秋意。
旧院藏莺,长桥系马,攀折游踪难记。
飘零燕子,认六代斜阳,倦魂醒未?
怨笛谁家,后庭歌罢更憔悴。
桃根桃叶易老,渡头空照影,羞斗眉翠。
舞扇勾云,华灯背雨,都换伤春滋味。
阑干傍水,问丁字帘前,细腰谁倚?
无那西风,乱鸦啼又起。
这首《台城路·秦淮秋柳》是清代词人杜文澜的作品,描绘了江南秋夜的凄清景象和怀旧之情。开篇“江南一夜香波冷,楼台画成秋意”,以冷香波和秋意盎然的楼台,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接着,“旧院藏莺,长桥系马,攀折游踪难记”描绘了往昔繁华的场景,如今只剩下旧迹和游人的回忆难以追寻。
“飘零燕子,认六代斜阳,倦魂醒未?”借燕子的飘零和斜阳的落暮,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沧桑之感。接下来,“怨笛谁家,后庭歌罢更憔悴”通过笛声和歌声,传达出一种哀怨的情绪,仿佛在诉说历史的沉寂和往昔繁华的消逝。
“桃根桃叶易老,渡头空照影,羞斗眉翠”借桃叶桃根的典故,感叹青春易逝,美景无人欣赏。随后,“舞扇勾云,华灯背雨,都换伤春滋味”描绘了舞扇与华灯下的孤独,流露出深深的伤春之情。
结尾“阑干傍水,问丁字帘前,细腰谁倚?无那西风,乱鸦啼又起”以景结情,西风中的乱鸦叫声,增添了悲凉气氛,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秋夜景色,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初闻单舫驻官河,喜极翻惊泪眼沱。
名士风流垂欲尽,故人星聚拟如何。
萧然短鬓争秋白,少选衰颜入夜酡。
六诏天留双剑合,五湖人借片帆过。
袅蹄绣错铁如意,琥珀光淩金叵罗。
出箧寸心同解脱,拜嘉双眼为摩挲。
吾安雁序联耕耒,尔道龙标有荷戈。
汉典可仍金马祀,夷荒曾嗣白狼歌。
宠王恩数新当减,司隶威仪旧不它。
太华也应莲掌色,昆明亦否石鲸波。
先朝玉帛嵩呼盛,今代衣冠禹贡多。
三事旧游如见及,第言樗朽合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