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飞尽碧天寒,夹道青山马上看。
最是动人愁思处,虫声满地叶声干。
白云飞尽碧天寒,夹道青山马上看。
最是动人愁思处,虫声满地叶声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东平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
首句“白云飞尽碧天寒”,描绘了一幅空旷而寒冷的画面,白云散去,天空呈现出一片深邃的蓝色,透露出一丝凉意。这不仅勾勒出了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孤寂与清冷。
接着,“夹道青山马上看”,描述了诗人骑马前行时,两旁青山如画的景象。这里的“青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旅途中不断变化的风景,以及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最是动人愁思处,虫声满地叶声干。”这两句诗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巧妙结合。虫鸣与落叶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音律美,同时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感慨。虫声满地,似乎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叶声干,或许预示着秋天的萧瑟与万物凋零的哀愁。这种自然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走在旅途中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寂寂复寂寂,梦境去来疾。
顷涉三千里,不觉关山黑。
飘飘入庭闱,怡怡语相接。
门外藤萝红,窗前柳条碧。
诸阮犹垂髻,二老发增白。
七载依恋思,一诉累时日。
天鸡喔喔鸣,瞿然秋镫侧。
郑人埋野鹿,庄生化胡蝶。
此境本人间,急追杳无迹。
悔我向梦中,多费一回别。
揽衣起徘徊,梅花印残月。
扑帘飞絮一春终,太史归来去又匆。
抱菊昔为三径客,盟鸥今作五湖翁。
囊中有句皆成锦,闺里闻名未识公。
遥忆花间挥手别,片帆天外挂长风。
未曾折柳倍留连,纵得重来又隔年。
远水夕阳青雀舫,新蒲春雨白鸥天。
三千歌管归花县,十二因缘属散仙。
安得讲筵为弟子,名山随处执吟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