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湘中诸老,起为名臣,金殿要论思,早信朝廷用君实;
居门下三年,与闻大义,绛帷今閺寂,更无楼上召康成。
踵湘中诸老,起为名臣,金殿要论思,早信朝廷用君实;
居门下三年,与闻大义,绛帷今閺寂,更无楼上召康成。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张百熙先生。上联“踵湘中诸老,起为名臣,金殿要论思,早信朝廷用君实”描绘了张百熙先生追随前辈,成为杰出官员,在金殿之上参与重要讨论,朝廷深知其才能,早有任用之意。下联“居门下三年,与闻大义,绛帷今閺寂,更无楼上召康成”则叙述了张先生在门下任职三年,深谙大义,然而如今绛帷寂静,再无其召康成之身影,表达了对张先生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其贡献的无限怀念。整联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张百熙先生生前的辉煌成就及逝世后的寂静凄凉,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