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树交无极,华云衣数重。
织竹能为象,缚荻巧成龙。
落灰然蕊盛,垂油湿昼峰。
天宫傥若照,灯王复可逢。
藕树交无极,华云衣数重。
织竹能为象,缚荻巧成龙。
落灰然蕊盛,垂油湿昼峰。
天宫傥若照,灯王复可逢。
这首诗描绘了精妙绝伦的工艺与自然之美的融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藕树交无极,华云衣数重。” 开篇以“藕树”与“华云”相喻,形象地描绘了工艺作品的繁复与精美,如同自然界的奇观一般,令人叹为观止。“无极”二字,既表达了工艺作品的无限延伸,也暗示了自然界无穷尽的奥秘。
“织竹能为象,缚荻巧成龙。” 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工艺的神奇之处。竹子与荻草在工匠手中化身为生动的形象,竹象与龙形,不仅形态逼真,更蕴含着艺术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竹与荻的自然材料,在工艺的加工下展现出非同寻常的生命力与艺术魅力。
“落灰然蕊盛,垂油湿昼峰。” 描述了工艺作品的细节与质感。灰烬中绽放的花朵,油滴在白天的山峰上留下痕迹,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也体现了工艺师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自然光影变化的敏锐捕捉。
“天宫傥若照,灯王复可逢。” 最后两句将工艺作品置于更高的境界,想象如果天宫之光照耀,那么这件作品就如同灯王一般,照亮了整个世界。这不仅是对作品的赞美,也是对工匠技艺的极高评价,暗示了作品超越了物质层面,达到了精神与美学的高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工艺艺术的精湛与深邃,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