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棹趋南郡,春江两岸平。
风帆随去鸟,人迹逐浮萍。
钓艇山腰系,舟樯树杪行。
离家方信宿,浩荡似遥征。
发棹趋南郡,春江两岸平。
风帆随去鸟,人迹逐浮萍。
钓艇山腰系,舟樯树杪行。
离家方信宿,浩荡似遥征。
这首《春日江行》描绘了诗人乘船南下,行经春日江面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上风光的动态美与静谧美。
首句“发棹趋南郡”,开篇即点明行程方向,诗人启程向南郡进发,一个“趋”字生动地表现了行进的急切与决心。接着“春江两岸平”,描绘出春日江面的广阔和平静,为全诗奠定了清新宁静的基调。
“风帆随去鸟,人迹逐浮萍。”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对比和动态描写,风帆与去鸟并行,人迹与浮萍相随,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顺流而下的自由感。
“钓艇山腰系,舟樯树杪行。”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上的生活场景,钓艇在山腰停泊,舟樯则在树梢间穿行,既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最后,“离家方信宿,浩荡似遥征。”表达了诗人虽只离家两夜,却已感到旅途的漫长与遥远,这种感觉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旅程的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送君南下巴渝深,予亦迢迢湘水心。
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近来云雨忽西东。诮恼损情悰。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一径蛇蟠不容脚,平处乃可十客坐。
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
古佛不妆香火冷,瘦僧如腊袈裟破。
门前西去长安路,日夜舳舻衔尾过。
老夫本乏台省姿,且就清阴曲肱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