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满青楼,缤纷常挂眼。
翻忆赏花人,浮云同聚散。
花谢还复开,人去何时返。
秉烛良夜游,却恐寻春晚。
种花满青楼,缤纷常挂眼。
翻忆赏花人,浮云同聚散。
花谢还复开,人去何时返。
秉烛良夜游,却恐寻春晚。
这首诗名为《种花》,由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诗中描绘了种花于青楼的情景,花儿繁盛,色彩斑斓,映入眼帘,仿佛是大自然的精心布置。诗人通过“缤纷常挂眼”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与繁多。
接着,“翻忆赏花人,浮云同聚散”,诗人思绪飘远,回忆起那些赏花之人,如同浮云般聚散无常,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这种对比,使得诗歌在赞美自然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变化的感慨。
“花谢还复开,人去何时返”,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花开花落,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循环;而人来人往,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变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最后,“秉烛良夜游,却恐寻春晚”,诗人选择在夜晚,借着烛光,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但又担心春日的结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忧虑,以及对珍惜当下、把握时光的呼吁。
整首诗以种花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时间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当初误触,紫微君、谪下神霄玉府。
醉后骑龙吹铁笛,酒醒不知何处。
绛阙寥寥,红尘扰扰,老泪滂如雨。
人间天上,桑田沧海如许。
遥想十二楼前,琪花开已遍,鸾歌鹤舞。
梦到三天还又落,愁听空中箫鼓。
独倚阑干,笑拈花片,细写思归字。
东风还会,为伊吹上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