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怀日与静相宜,山色窥帘涧撼扉。
野草自花聊献笑,重云不雨谩垂衣。
人间事业难争长,睡里工夫独造微。
却怪蒙庄犹寐语,梦为胡蝶未忘机。
远怀日与静相宜,山色窥帘涧撼扉。
野草自花聊献笑,重云不雨谩垂衣。
人间事业难争长,睡里工夫独造微。
却怪蒙庄犹寐语,梦为胡蝶未忘机。
这首诗名为《幽居》,作者是宋代诗人葛天民。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静心幽居的生活情境。首句“远怀日与静相宜”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日常思绪在静谧中得以延伸。接下来,“山色窥帘涧撼扉”通过写山色映入室内,涧水拍打门扉,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野草自花聊献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野草生机,它们自在开放,仿佛在向诗人报以微笑,增添了生活情趣。而“重云不雨谩垂衣”则暗示虽然阴云密布,但并未下雨,诗人悠然自得,无须忧虑外界风雨。
“人间事业难争长”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认为世间纷争难以持久。在这样的心境下,“睡里工夫独造微”表达了诗人更倾向于在梦境中寻求精神上的微妙领悟,体现了道家的超脱思想。
最后两句“却怪蒙庄犹寐语,梦为胡蝶未忘机”,诗人借用庄子的典故,表示即使在梦中,自己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忘记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法则,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隐逸之志和超脱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幽居生活,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老仙携神娥,一醉同元丘。
凤台吹箫女,亦引长庚游。
饮食男女间,大道任所求。
舍此求飞升,枯死荒山陬。
我羡葛稚川,鲍姑为好逑。
夫妇皆神仙,福慧真双修。
携手白玉京,五城十二楼。
游戏下人间,分艾医龙疣。
穷生得明珠,窈窕起九幽。
仙心推所欲,人天愿同酬。
我来朱明洞,仙艳迹尚留。
作书告山妻,我欲居罗浮。
薙发令行二百年,乃有断发新少年。
奈何当断不断、后垂长尾而留短鬣当其前。
嗟汝半边头,笑杀蓬头仙。
蓬头仙人刘海蟾,匪仙而妖、不女不男,匪蟾而兔一笑堪。
雄兔扑朔、雌兔迷离,妾发覆额为天下雌;
郎发亦覆额,问郎将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