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六首·其六》
《即事六首·其六》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还乡吴语熟,伏枕越吟悲。

接客寒温简,过邻几杖随。

独嗟亲旧少,不觉岁时移。

陌上人争看,风攲白接䍦。

(0)
注释
还乡:回到故乡。
吴语:江南一带的方言。
熟:熟悉。
伏枕:枕着枕头。
越吟:越地的诗歌或歌曲。
悲:悲伤。
寒温:询问对方冷暖,表示关心。
简:简单。
过邻:拜访邻居。
几杖:拐杖。
随:跟随,这里指扶杖。
亲旧:亲人和旧友。
少:减少,稀少。
岁时:年月,时光。
移:流逝。
陌上:路上,田野上。
人争看:人们争相观看。
风攲:风吹得歪斜。
白接䍦:形容头发散乱,接䍦是古代的一种头巾。
翻译
家乡的方言我已熟悉,枕边响起越地的悲歌。
迎接客人时话语简单,拜访邻居时扶杖而行。
感叹亲朋好友日渐稀少,不觉时光匆匆流逝。
路上行人纷纷驻足观看,风吹得我白发蓬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即事六首》中的第六首,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的情景和感受。首句“还乡吴语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方言的亲切熟悉,流露出归乡的喜悦。接着,“伏枕越吟悲”暗示诗人虽然回到故乡,但心中仍有些许哀愁,可能是对故去亲友的怀念。

“接客寒温简”写诗人接待来访的客人,言语简单却充满深情,体现出他的质朴与真诚。而“过邻几杖随”则描绘了他随意地拄着拐杖在邻里间漫步,流露出老者的闲适和对旧日生活的回味。

“独嗟亲旧少”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朋好友日渐稀少的感叹,岁月无情,人事变迁。“不觉岁时移”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诗人沉浸在对时光荏苒的感慨中。

最后两句“陌上人争看,风攲白接䍦”描绘了诗人走在田间小路上,路人纷纷驻足观看,而他自己则显得有些风烛残年,形象地刻画出一个老者在故乡的孤独与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的复杂情感,既有乡音的亲切,又有岁月流逝的感伤,以及对亲人的怀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答刘原甫寄糟姜

名国万家城,千畦等封侯。

斸当燕去前,腌牙费糟丘。

无筋偃王笑,有味三闾羞。

寄入翰林席,圣以不撤优。

又寄蓬门下,作赋谁肯休。

唯我广文舍,免为齑盐仇。

刘公汉家裔,才学歆向俦。

胸怀饱经史,辨论出九州。

曾不奉权贵,但与故人投。

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

(0)

寄李献甫

何言自我去,眼前一似空。

城中岂无人,过目犹飞虫。

又厌尘事多,枳棘生胸中。

安知秋江水,净碧如磨铜。

尚恨有世累,不及垂钓翁。

望望当速来,止琴视孤鸿。

(0)

缺月

缺月来照屋角时,西家狗吠东家疑。

夜深精灵鬼初动,窸窣古莽无风吹。

(0)

真州东园

国赋有常计,计者岂不贤。

日夜疲精神,自鉴膏火前。

新春力有馀,锄荒东乳偏。

垒土以起榭,掘沼以秧莲。

竹柏为冬荣,桃李为春妍。

役使吴楚艘,来泊常流连。

下江忘其险,入漕忘其邅。

许公作此意,吾亦见其权。

不独利于己,愿书棠树篇。

(0)

送薛氏妇归绛州

在家勖尔勤,女功无不喜。

既嫁训尔恭,恭己乃远耻。

我家本素风,百事无有侈。

随宜具奁箱,不陋复不鄙。

当须记母言,夜寐仍夙起。

慎勿窥窗户,慎勿辄笑毁。

妄非勿较竞,丑语勿辨理。

每顺舅姑心,况逆舅姑耳。

为妇若此能,乃是儒家子。

看尔十九年,门阃未尝履。

一朝陟太行,悲伤黄河水。

车徒望何处,哭泣动邻里。

生女不如男,天亲反由彼。

(0)

送臧尉

蔼蔼神仙尉,西风跃马归。

离群赋黄鹄,拜庆著斑衣。

雨气连关黑,槐花上路飞。

同为洛阳客,今日故人稀。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