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国万家城,千畦等封侯。
斸当燕去前,腌牙费糟丘。
无筋偃王笑,有味三闾羞。
寄入翰林席,圣以不撤优。
又寄蓬门下,作赋谁肯休。
唯我广文舍,免为齑盐仇。
刘公汉家裔,才学歆向俦。
胸怀饱经史,辨论出九州。
曾不奉权贵,但与故人投。
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
名国万家城,千畦等封侯。
斸当燕去前,腌牙费糟丘。
无筋偃王笑,有味三闾羞。
寄入翰林席,圣以不撤优。
又寄蓬门下,作赋谁肯休。
唯我广文舍,免为齑盐仇。
刘公汉家裔,才学歆向俦。
胸怀饱经史,辨论出九州。
曾不奉权贵,但与故人投。
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答刘原甫寄糟姜》,通过对糟姜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刘原甫才学的赞赏以及对他们之间深厚友情的珍视。首句“名国万家城,千畦等封侯”暗指朋友才华出众,堪比封侯的功绩。接下来的“斸当燕去前,腌牙费糟丘”形象地描述了糟姜的制作过程,寓意友情如美酒般需要时间酝酿。
“无筋偃王笑,有味三闾羞”以偃王和三闾大夫的典故,赞美刘原甫的才情令人为之动容。诗人将糟姜比喻为佳肴,暗示朋友的学问深沉而有味道。然后提到“寄入翰林席,圣以不撤优”,表达对刘原甫能在朝廷中受到重视的祝贺。
“又寄蓬门下,作赋谁肯休”则转而写到朋友在民间也有众多知音,作赋不断。诗人自谦地说:“唯我广文舍,免为齑盐仇”,表示自己虽不如朋友才情出众,但能免于贫贱生活的困苦。接着称赞刘原甫是汉家后裔,才学非凡,与歆向(古代学者)相当。
最后两句“曾不奉权贵,但与故人投。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赞扬刘原甫不媚权贵,只与老友交往,他的馈赠虽朴素,却包含深情厚谊,这种友谊是值得珍惜的。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度理解和欣赏。
丙宅鳞接西山下,若堂若斧胡为者。
丰碑屃屃森插笏,像设纵横碍行马。
我偶披径问招提,田舍翁言鄙可思。
云非巾帼埋香所,亦非台衮骑星遗。
前代貂蝉窃威福,富拟公家积珠玉。
苦无孙子可贻留,高坟不惜金赀筑。
我闻此语吁可嗟,视之诚比长陵奢。
剥下陵上有如此,千秋兴废萦怀赊。
甫节鱼童车戒凛,未若朱氏为尤甚。
洪武家训夫岂忘,祗以防微术未审。
生杀予夺谁所操,由来罪不在若曹。
太阿倒授斯有渐,门生天子徒悲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