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宅鳞接西山下,若堂若斧胡为者。
丰碑屃屃森插笏,像设纵横碍行马。
我偶披径问招提,田舍翁言鄙可思。
云非巾帼埋香所,亦非台衮骑星遗。
前代貂蝉窃威福,富拟公家积珠玉。
苦无孙子可贻留,高坟不惜金赀筑。
我闻此语吁可嗟,视之诚比长陵奢。
剥下陵上有如此,千秋兴废萦怀赊。
甫节鱼童车戒凛,未若朱氏为尤甚。
洪武家训夫岂忘,祗以防微术未审。
生杀予夺谁所操,由来罪不在若曹。
太阿倒授斯有渐,门生天子徒悲号。
丙宅鳞接西山下,若堂若斧胡为者。
丰碑屃屃森插笏,像设纵横碍行马。
我偶披径问招提,田舍翁言鄙可思。
云非巾帼埋香所,亦非台衮骑星遗。
前代貂蝉窃威福,富拟公家积珠玉。
苦无孙子可贻留,高坟不惜金赀筑。
我闻此语吁可嗟,视之诚比长陵奢。
剥下陵上有如此,千秋兴废萦怀赊。
甫节鱼童车戒凛,未若朱氏为尤甚。
洪武家训夫岂忘,祗以防微术未审。
生杀予夺谁所操,由来罪不在若曹。
太阿倒授斯有渐,门生天子徒悲号。
这首诗名为《丙宅行》,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一座位于西山脚下的古老宅邸的感慨与思考。
开篇“丙宅鳞接西山下”,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宅邸密集排列的景象,仿佛鳞片般紧密相连,坐落在西山脚下。接着“若堂若斧胡为者”一句,以“堂”和“斧”的形象,表达了对这座宅邸独特建筑风格的赞叹或疑问。
“丰碑屃屃森插笏,像设纵横碍行马”描绘了宅邸内碑石林立、雕像众多的场景,既显出其庄重与威严,也暗示了历史的厚重与人物的显赫。
“我偶披径问招提,田舍翁言鄙可思”通过诗人偶然探访的经历,引出老农的讲述,揭示了这座宅邸背后隐藏的故事。
“云非巾帼埋香所,亦非台衮骑星遗”两句,通过排除法,说明这座宅邸并非女性墓地或朝廷高官的遗迹,暗示其身份的神秘与复杂。
接下来,“前代貂蝉窃威福,富拟公家积珠玉”描述了宅邸主人在前朝的权势与财富,暗示其曾是显赫一时的人物。
“苦无孙子可贻留,高坟不惜金赀筑”则表达了对宅邸主人后继无人、最终只能以豪华的坟墓留名的感慨。
“我闻此语吁可嗟,视之诚比长陵奢”诗人对老农的话深感叹息,将这座宅邸与汉代皇帝陵墓相比较,强调其奢华程度。
“剥下陵上有如此,千秋兴废萦怀赊”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指出无论多么辉煌的事物,最终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
最后,“甫节鱼童车戒凛,未若朱氏为尤甚”提到历史上其他类似事件,如“甫节鱼童车戒凛”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戒备森严,而“未若朱氏为尤甚”则可能是对明朝朱元璋家族的特别指涉。
“洪武家训夫岂忘,祗以防微术未审”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认为即使有家训教导,也可能未能有效防止某些问题的发生。
“生杀予夺谁所操,由来罪不在若曹”探讨了权力的来源与责任归属,提出权力的行使者应承担相应的后果。
“太阿倒授斯有渐,门生天子徒悲号”以“太阿倒授”这一典故,比喻权力的不当转移,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警示。
整首诗通过对一座古老宅邸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对历史兴衰、权力更替、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道德、责任与教训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