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中条寺,秋寻忘险途。
屐踪临水有,锡影入云无。
像阁分秦树,经窗见舜都。
我曾题壁处,闲看想踟蹰。
迢递中条寺,秋寻忘险途。
屐踪临水有,锡影入云无。
像阁分秦树,经窗见舜都。
我曾题壁处,闲看想踟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送无用上人游中条》,描绘了送别友人无用上人前往中条山游览的情景。首句“迢递中条寺”展现出中条寺所在之地的遥远与幽深,暗示了旅程的艰辛。接着,“秋寻忘险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心,以及对秋日景色的欣赏,使得艰险之路似乎也变得不再重要。
“屐踪临水有,锡影入云无”通过描绘上人行踪的细节,如木屐踏过清泉,僧人的身影消失在云雾之间,展现了上人修行者的孤寂与神秘。接下来,“像阁分秦树,经窗见舜都”描绘了中条山中的景象,佛像阁楼与秦地古树相映,经窗透过的光线仿佛连通着远古的舜都,富有历史和文化气息。
最后两句“我曾题壁处,闲看想踟蹰”,诗人回忆自己曾经在寺壁上题诗的场景,想象着友人在此驻足沉思,不禁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味。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山水寺庙生活的向往。
绛河清,丹阙晓。
云路烛龙照。
鹤发仙翁,笞凤下天眇。
莹然璞玉襟怀,层冰风表。
镇长住、人间三岛。
怎知道。
不用九转丹砂,灵椿自难老。
骥子麟儿、勋业付渠了。
已持红药开时,赤松游处,寿觞对、壶天倾倒。
盛德光华阀,高风动九垓。
群英倾斗仰,一旦骇山颓。
吾道无纲纽,熙朝乏鼎梅。
明招涵夜月,忍听晓猿哀。
肃霜靡衰草,骤雨洗寒空。
刀弓斗力增劲,万马骤西风。
细看外围合阵,忽变横斜曲直,妙在指麾中。
号令肃诸将,谈笑听元戎。
坐中客,休笑我,已衰翁。
十年重到,今日此会与谁同。
差把龙钟鹤发,来对虎头燕颔,年少总英雄。
飞镞落金碗,酣醉吸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