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薄倖,已分终难偶。
寻遍绮罗间,悄无个、眼中翘秀。
江南春晓,花发乱莺飞,情渐透。休辞瘦。
果有人相候。醉乡路稳,常是身偏后。
谁谓正欢时,把相思、番成红豆。
千言万语,毕竟总成虚,章台柳。青青否。
魂梦空搔首。
青楼薄倖,已分终难偶。
寻遍绮罗间,悄无个、眼中翘秀。
江南春晓,花发乱莺飞,情渐透。休辞瘦。
果有人相候。醉乡路稳,常是身偏后。
谁谓正欢时,把相思、番成红豆。
千言万语,毕竟总成虚,章台柳。青青否。
魂梦空搔首。
这首诗名为《蓦山溪》,出自宋代诗人李之仪之手。诗中通过对青楼、绮罗和江南春晓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以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青楼薄倖,已分终难偶。寻遍绮罗间,悄无个、眼中翘秀。"
这里描写的是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景。青楼代表了往日的欢乐场所,而现在却显得空旷而无人;薄倖则是指微小的幸福或快乐,已分终难偶意味着这些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再也无法相聚。绮罗间寻找的是旧日的情感痕迹,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剩下眼中翘秀的回忆。
"江南春晓,花发乱莺飞,情渐透。"
江南春晓常被用来形容美丽而又稍纵的景象,这里则是诗人心境的写照。春天的早晨,花朵绽放,随风飘散,正如诗人的情感,正在悄然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休辞瘦。果有人相候。"
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休辞瘦可能是指词人自己的瘦弱形态,也暗示着因思念而消瘦。果有人相候,则是说尽管自己身处异乡,依然有知心的人在等待。
"醉乡路稳,常是身偏后。谁谓正欢时,把相思、番成红豆。"
这里写的是诗人饮酒以忘愁的场景,但即便是在醉乡之路上,也总感觉自己落单。而“把相思、番成红豆”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将思念化作诗词,就如同用红豆来计数一般。
"千言万语,毕竟总成虚,章台柳。青青否。魂梦空搔首。"
最后几句是对一切美好与情感的无奈总结。无论说了多少情深意重的话语,最终都化作泡影。而章台柳则是一种常用来比喻相思之物的象征,青青否,是对往昔时光是否还存在的怀疑。魂梦空搔首,则是表达了一种心灵上的空虚与无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词人深沉的相思之情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
出守嗟何晚,怀归已倦游。
细看浑矍铄,可是畏伊优。
幕下倾三语,山中赋四愁。
平生大小阮,来往足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