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户曹庐陵胡君引年求谢事予视其精力未衰留之踰半载乃今告去不复可挽为诗送别澹庵君之叔父也》
《户曹庐陵胡君引年求谢事予视其精力未衰留之踰半载乃今告去不复可挽为诗送别澹庵君之叔父也》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守嗟何晚,怀归已倦游。

细看浑矍铄,可是畏伊优。

幕下倾三语,山中赋四愁。

平生大小阮,来往足风流。

(0)
翻译
守边的时间为何如此之晚,心中早已厌倦了漂泊思乡。
仔细端详,他精神矍铄,难道是因为忧虑和哀愁吗?
在帐幕下倾诉三言两语,山中抒发着无尽的忧愁。
他一生就像大阮和小阮,来来往往,风流倜傥。
注释
出守:守边。
嗟:感叹。
何晚:为何如此之晚。
怀归:思念故乡。
倦游:厌倦漂泊。
浑:全然。
矍铄:精神饱满。
可是:难道是。
畏伊优:忧虑和哀愁。
幕下:帐幕之下。
倾三语:倾诉三言两语。
赋四愁:抒发四愁。
平生:一生。
大小阮:指阮籍和阮咸,二人均为魏晋时期的名士。
来往:来去。
足风流:风流倜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意。开篇“出守嗟何晚,怀归已倦游”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即将离开的感慨,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细看浑矍铄,可是畏伊优"则描绘了诗人细致观察友人的品格,发现其德行之优异而心生敬畏。

接着“幕下倾三语,山中赋四愁”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交流的深度,以及内心对于即将分别所产生的沉重忧虑。"平生大小阮,来往足风流"则是对友人一生的经历和成就的赞美,表示其人生旅途中无论遭遇何种起伏,都能保持着不凡的风范。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分别的朋友之深切怀念和不舍。这样的文字表达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温婉与深沉,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谊的珍视与重情。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六十

云开青山横屋头,雨住流水涨门底。

南无家家观世音,回避不及鼻相抵。

非唯鼻相抵,亦乃同见同闻,同嗅同舐,同身同意,同得同智。

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四

生也死也,不道不道。

只知憨狗怒逐块,谁见死蛇惊出草。

著眼家林里许看,不萌枝上春阳早。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六十三

活计如今付旧人,版头疏久又还亲。

星河月与长江混,渺渺清光一色匀。

底时节,落功勋。

卧稳须知却转身,转得了来相识么,寒穷面觜黑皴皴。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六十九

云无心而自闲,天无际而能宽。

道无像而普应,神无虑而常安。

随之也不见去吊,迎之也不见来端。

一藏教祇成赞叹,三世佛止可傍观。

烛晓堂虚,织妇转机梭路细。

水明夜静,渔老拥蓑船月寒。

(0)

颂古一百则·其二十九

铁牛之机,印住印破。

透出毗卢顶?行,却来化佛舌头坐。

风穴当衡,卢陂负堕。棒头喝下,电光石火。

历历分明珠在盘,眨起眉毛还蹉过。

(0)

钱郎中写真求赞

胜净明心,混融古今。

河汉之气清秋阔,牛斗之光寒夜深。

机历历兮锦梭吐绪,道绵绵兮玉线联针。

月漾珊瑚海,春回薝卜林。

法法变通手段,尘尘出碍胸襟。

明镜谁嫌差别像,空山自答合同音。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