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怯昏黄,身愁冷翠,依然葬花旧处。
断魂飞不远,料还在秋边庭宇。三生何许。
便此后仙尘,听凭伊去。犹留据。
绿衣半角,洗霜吹雨。欲暮。
杨柳楼台,曾唤侬分理,碧云头绪。
画阑无影到,向斜月如闻痴语。华年春树。
甚薄命人间,玉笼难住。君知否。
婵娟有例,一般风絮。
胆怯昏黄,身愁冷翠,依然葬花旧处。
断魂飞不远,料还在秋边庭宇。三生何许。
便此后仙尘,听凭伊去。犹留据。
绿衣半角,洗霜吹雨。欲暮。
杨柳楼台,曾唤侬分理,碧云头绪。
画阑无影到,向斜月如闻痴语。华年春树。
甚薄命人间,玉笼难住。君知否。
婵娟有例,一般风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以鹦鹉母鸟因受惊而化身为狸奴的悲凉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自由的向往。"胆怯昏黄,身愁冷翠",形象地刻画了鹦鹉母鸟在惊恐中的状态,"葬花旧处"则暗示了其命运的变迁。"断魂飞不远",透露出诗人对鹦鹉的深深惋惜,认为它的灵魂仍留在秋日庭院。
"三生何许",引人思考生命轮回的意义,"仙尘"象征着超脱尘世,"听凭伊去"表达了对它选择离去的尊重。"绿衣半角,洗霜吹雨",描述了鹦鹉的生活环境,即使遭遇风雨,也坚韧不屈。
"欲暮"时分,诗人忆起与鹦鹉共度的时光,"杨柳楼台"和"碧云头绪"勾勒出温馨的画面,但如今"画阑无影到",只剩月夜中似有痴语回响。"华年春树"象征美好的青春岁月,"玉笼难住"则揭示了生命的束缚和无奈。
最后,诗人感叹"婵娟有例,一般风絮",借月色中的柳絮飘零,表达对所有生命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由飞翔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逝者的怀念。
雨雪不顺时,阴阳失明晦。
麦根半成土,农夫泣相对。
我公诚诉天,天地忽已泰。
长飙卷白云,散落群峰外。
拂砌花影明,交宫鹤翎碎。
宿鸟晨不飞,犹疑月光在。
碧树香尽发,蠹虫声渐退。
有客怀兔园,吟诗绕城内。
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
天际一帆影,预悬离别心。
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
回轸抚商调,越溪澄碧林。
故国望不见,愁襟难暂开。
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
静少人同到,晴逢雁正来。
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