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深仁不自知,物才有识荷恩私。
前年仓钥尘遮面,今日朝班笏拄颐。
宛若凌虚生羽翮,了无报效及毫丝。
平生金石不移志,只在钧陶听所之。
天地深仁不自知,物才有识荷恩私。
前年仓钥尘遮面,今日朝班笏拄颐。
宛若凌虚生羽翮,了无报效及毫丝。
平生金石不移志,只在钧陶听所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栩为丞相祝寿而作,以自叙的方式表达对丞相深沉仁德的敬仰和感慨。首句“天地深仁不自知”赞扬丞相的仁德如同天地般深厚,却谦逊不自夸。次句“物才有识荷恩私”暗示万物感知恩泽,唯有人才能真正理解并感激丞相的私惠。
“前年仓钥尘遮面”回忆往事,可能指丞相在困难时期仍关心民生,形象地描绘出他不顾个人得失的形象。“今日朝班笏拄颐”则描绘丞相在朝廷中的威仪,暗示他年事已高但仍坚守职责。
“宛若凌虚生羽翮”运用比喻,形容丞相如仙人般超凡脱俗,有着翱翔天际的气度。“了无报效及毫丝”表达诗人自己无法以物质回报丞相的厚爱,只能以忠诚和敬仰之心相待。
最后两句“平生金石不移志,只在钧陶听所之”表明诗人坚贞不渝的品格,即使面对诱惑,也始终坚守自己的志向,唯丞相马首是瞻。
整首诗通过自述,既赞美了丞相的高尚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丞相的深深敬仰和追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