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录别·其一》
《录别·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眇眇远行客,绵绵思故乡。

悲风绕车鸣,浮云立马傍。

边城苦多阴,秋气激繁霜。

白日匿何时,四野一茫茫。

落木委空庭,游响拂閒房。

霏霏罗帷影,明月在我床。

起视河汉流,寥寥夜未央。

出亦以徘徊,入亦以彷徨。

(0)
鉴赏

这首诗《录别(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离别时分的复杂心情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首句“眇眇远行客”,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独自远行的旅人。接着,“绵绵思故乡”一句直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渲染。

“悲风绕车鸣,浮云立马傍。”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和云赋予了情感,它们似乎也在为离别之人感到悲伤,围绕着车子呜咽,紧贴着马儿站立,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哀伤的氛围。

“边城苦多阴,秋气激繁霜。”边疆的城市常常笼罩在阴霾之中,秋天的寒气激发出了繁霜,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凄冷。

“白日匿何时,四野一茫茫。”随着太阳的隐没,四周变得一片迷茫,这种景象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暗示了他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迷茫。

“落木委空庭,游响拂閒房。”落叶铺满了空旷的庭院,游荡的声音轻轻拂过闲静的房屋,这些细节进一步强化了离别后的孤寂感。

“霏霏罗帷影,明月在我床。”尽管周围一片寂静,但主人公的内心却仿佛被月光照亮,他的思绪在罗帷的阴影中飘荡,与明月相伴,形成了一种既孤独又宁静的意境。

“起视河汉流,寥寥夜未央。”主人公起身仰望,只见银河在夜空中缓缓流淌,夜色深沉,时间仿佛凝固,这种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出亦以徘徊,入亦以彷徨。”无论是出门还是回家,他都显得犹豫不决,彷徨不定,这反映了他对离别后生活状态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深刻地描绘了离别之痛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春城·其二

近郭吹笳远戍烟,荒郊草色远连天。

半空彩旆新楼橹,四望黄埃旧市廛。

柳荫高舂归牧马,花飞寒食对啼鹃。

销魂不待重回首,谁念飘零十九年。

(0)

戊戌岁暮

山市犹喧夕已曛,岁残人事各纷纷。

桥逢白鹤谈尧代,家乏黄羊似灶君。

逋客星霜容易改,草堂蟋蟀不堪闻。

嘉平欲向桃津问,何处骑茅上紫氛。

(0)

咏怀·其十五

巴讴彫季叶,冠佩委中州。

三荆狎齐盟,文圃滔横流。

邹鲁有典型,雅南昔垂旒。

胡为弃琴瑟,委巷矜嘲啁。

千龄鸾鹤姿,安足语蜉蝣。

掘井冀及泉,积累当成丘。

抚己渐薄劣,夙夜怀前修。

(0)

春兴·其十八

积雨空林烟火迟,百年世事不胜悲。

少陵老去忧多病,庾信哀时尚有词。

绿树碧檐相掩映,南园北第两参差。

平生家国萦怀抱,泪湿春衫鬓脚垂。

(0)

春兴·其十二

处处斜阳草似苔,天时人事日相催。

笼中娇鸟暖犹睡,山下碧桃春自开。

万里雄心摧说剑,百年多病独登台。

归家但革凌云赋,莫遣黄金谩作堆。

(0)

秋夜

阊阖吹秋到小楼,帘铃窗箔和飕飕。

寒生石磴露容湿,香护花阴烟态游。

烛秉绛光疑火杖,棋敲清韵当更筹。

凭栏何事久忘寐,为爱蟾辉白欲流。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