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吕居仁挽词三首·其一》
《吕居仁挽词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粹美元功畀,风流相国传。

有文光圣道,无物累心渊。

侃侃常春气,堂堂忽逝川。

东莱一点秀,冥漠楚山边。

(0)
翻译
精粹的美德赋予他,风流倜傥的相国形象流传世间。
他的文章闪耀着神圣的智慧之道,内心深处没有尘世的牵绊。
他总是充满活力,如同常春之气,突然间又像江河般壮丽地流逝。
他在东方莱地展现出独特的才华,如同楚山边的一点秀色,隐没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注释
粹美:极好的、精华的。
元功:大功绩。
畀:给予。
风流:风采出众,风雅潇洒。
相国:古代高级官员,这里指有影响力的人。
文光:文章的光辉。
圣道:神圣的道路,指高尚的道德或智慧。
累:牵累,束缚。
心渊:内心的深处。
侃侃:坦率的样子,形容人态度从容。
常春气:永恒的春天气息,比喻持久的生命力。
堂堂:盛大、威严的样子。
逝川:逝去的江河,比喻时光流逝。
东莱:古代地名,这里泛指东方。
一点秀:一点出众的才华。
冥漠:深远而迷茫。
楚山:楚地的山,可能暗指诗人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名为《吕居仁挽词三首 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粹美元功畀,风流相国传。”这一句点出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仰慕和尊崇,他们之间的情谊如同纯净的钱币价值恒久,而他们的交往也成为了人们传颂的话题。

“有文光圣道,无物累心渊。”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品德和学问的赞赏,朋友不仅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深邃的心灵,而且他的思想如同浩瀚的大海,没有任何杂念的累赘。

“侃侃常春气,堂堂忽逝川。”诗人通过对春天气息和河流迅速变化的描写,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友谊的情深。尽管时光匆匆,但朋友之间的感情却如同春日的阳光一样持久。

“东莱一点秀,冥漠楚山边。”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友人的赞美之情。东莱指的是东海边上的名胜,而“一点秀”则象征着朋友卓尔不群的品格;“冥漠楚山边”则是说这种高洁脱俗的气质,就如同楚地的山川一般令人神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友谊深情的双重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无限赞赏和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游石湖兰若·其二

五龙之峰云作屏,双崖削出芙蓉青。

何人涧里拾瑶草,有客松间寻茯苓。

林风不惊虎卧石,山雨忽来龙听经。

吴王台榭今寂寞,秋香薜荔花冥冥。

(0)

添字采桑子

问君何事人间世,绛萼璚枝。酒际茶时。

一片销魂今夜月,有谁知。

赠花也惜天涯远,春讯差池。人意凄其。

耐得清寒重起□,□□□。

(0)

题岳父邹壮节公遗墨

公余妇翁余公婿,我年十二初纳币。

公之碧血殉白门,我年二十犹未婚。

平生未曾识公面,瞻拜遗墨悽心魂。

嗟公忠悃不得直,我妻归来泪沾臆。

十年离乱常纷纷,我遂橐笔歌从军。

湘乡大帅拥貔虎,攻克金陵复王土。

吊公忠魄空徘徊,颓垣破瓦生蒿莱。

据公遗墨见公志,群请曾侯奏其事。

言官卤莽操弹章,无端蜚语竟中伤。

朝廷震怒我胆悸,文正当时亦被议。

举朝正士咸愤然,列名上愬如联蝉。

是非岂得久颠倒,雷霆雨露皆由天。

复官赐谥有恩旨,事迹班班付青史。

公之大节从此伸,余也悼亡归海滨。

余今息影处乡里,自顾无妻又无子。

公之季子复罢官,一朝剥啄来相看。

牛腰巨卷出锦匣,开卷注视心先酸。

呜呼,公之遗墨余数见,今日琳琅已题遍。

诗人海内如星罗,卷中姓氏东南多。

我亦书名附余纸,为述从前事如此。

(0)

脩德惠枯木图次韵·其二

月明树影落晴波,写寄山房古意多。

巳分此身同槁木,岁寒相对老岩阿。

(0)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五

涧底白头僧浣衣,云间童子负薪归。

幽栖更羡投林鸟,半巳寻巢半巳飞。

(0)

游峨眉山纪行·其七

朝辞宫阙莫田家,江白山清两岸沙。

卧犬不惊篱落静,麦风檐底响缲车。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