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树影落晴波,写寄山房古意多。
巳分此身同槁木,岁寒相对老岩阿。
月明树影落晴波,写寄山房古意多。
巳分此身同槁木,岁寒相对老岩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月光、树木、水面和岩石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月明树影落晴波”,以月光洒在平静的水面上,树影倒映其中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月光与树影交织,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平静的永恒。
“写寄山房古意多”一句,点明了诗人将这份静谧与古朴的情怀寄托于山房之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这里的“古意”不仅指古代的文化韵味,也可能包含了对传统美德和自然和谐生活的追忆与推崇。
接下来,“巳分此身同槁木”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枯木,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反思,以及对生命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这一句深化了主题,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和复杂。
最后,“岁寒相对老岩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尤其是岁末寒冬时分,与岩石相伴,共同经历岁月的洗礼。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着对坚韧不拔、坚守本心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传统文化以及个人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记刘子,语我苏门山好。
更百泉、澄泓萧瑟,雷辊千尺银瀑。
乱松崖、经声夜落,古溪、樵风晨噭。
寿柏瘿藤,危梯恶栈,山无不树,树无不鸟。
径谽谺、数间虎落,时响幽人铫。
翛然也、指间弦歇,山前月晓。
一自渡、桑乾河水,马头恒向西笑。
拟十月、寒衣手绽,来作山村荷蓧。
太息尘踪,难攀仙境,重来猿鹤应相诮。
祇望见、蒙茸羃䍥,一派青难了。
回头听、似有人兮,山半长啸。
一鼓鱼龙急。看滔滔、妙高台下,乾坤嘘吸。
彷佛云旗和翠盖,贝阙鳞堂齐葺。
料此际、百灵都集。
十万黄头皆突鬓,挽湘累、今夜谁先及。
有人在,江潭泣。吴儿柂尾飘红褶。
但回帆、水云飐处,翻身径入。
不斗黄金唯斗捷,江水骇时欲立。
惹商妇、银筝声涩。
一霎悲欢才过眼,渐日斜、桂楫纷收拾。
山如睡,黛还湿。
三四年来,老惰亡聊,惟耽小词。
任世皆嗤仆,为无益事,人方目我,是有情痴。
花月前生,水天别馆,似梦年光暗里飞。
菖蒲纸,把心情淡写,偷寄崔徽。君才十倍陈思。
恕愁病羁穷属和迟。
况豪吟老庾,声情磊落,狂歌法护,才调恢奇。
我渡京江,重游隋苑,惆怅閒行杜牧之。
当年事,记万家水榭,红袖齐垂。
渭城朝雨。怕声繁拍促,凄如结楚。
谁砌满、黄叶中原,恰暗捲归人,渡滹沱去。
万里槎程,曾透过、龙荒小部。
忆下句驱国,慕华楼下,醉呼鹰处。采风一编竣否。
记斜行小字,惊鸿跳虎。
中间一幅苔笺,是贵主婷婷,摩诃避暑。
不信蛮姬,也解唱、谢庭花絮。
傥书成、釐正阙文,休删夏五。
黄叶村中,绿水湾头,帆影零乱。
小桥夹浦,依稀认有,旧时庭院。
小楼还在,记得人在楼中,而今凝望如天远。
烟里歇吴舲,似迷巢林燕。凄恋。
閒敲画榜,遥指红墙,百端思遍。
可惜满园槲叶,半河菱蔓。
负暄邻叟,两两私语茅檐,料他也为王孙叹。
摇橹过前汀,惊水禽飞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