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刘子,语我苏门山好。
更百泉、澄泓萧瑟,雷辊千尺银瀑。
乱松崖、经声夜落,古溪、樵风晨噭。
寿柏瘿藤,危梯恶栈,山无不树,树无不鸟。
径谽谺、数间虎落,时响幽人铫。
翛然也、指间弦歇,山前月晓。
一自渡、桑乾河水,马头恒向西笑。
拟十月、寒衣手绽,来作山村荷蓧。
太息尘踪,难攀仙境,重来猿鹤应相诮。
祇望见、蒙茸羃䍥,一派青难了。
回头听、似有人兮,山半长啸。
记刘子,语我苏门山好。
更百泉、澄泓萧瑟,雷辊千尺银瀑。
乱松崖、经声夜落,古溪、樵风晨噭。
寿柏瘿藤,危梯恶栈,山无不树,树无不鸟。
径谽谺、数间虎落,时响幽人铫。
翛然也、指间弦歇,山前月晓。
一自渡、桑乾河水,马头恒向西笑。
拟十月、寒衣手绽,来作山村荷蓧。
太息尘踪,难攀仙境,重来猿鹤应相诮。
祇望见、蒙茸羃䍥,一派青难了。
回头听、似有人兮,山半长啸。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名为《多丽》,通过描绘苏门山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词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苏门山的山水之美。
词的开头“记刘子,语我苏门山好”,点明了主题,即回忆与友人刘子谈论苏门山的美好景色。接下来,“更百泉、澄泓萧瑟,雷辊千尺银瀑”描绘了山间泉水清澈、瀑布壮观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宁静之美。“乱松崖、经声夜落,古溪、樵风晨噭”则通过松林、溪流、夜晚的钟声和清晨的山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寿柏瘿藤,危梯恶栈,山无不树,树无不鸟”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茂密与生机勃勃,无论是古老的柏树还是蜿蜒的藤蔓,都充满了生命力。接着,“径谽谺、数间虎落,时响幽人铫”描述了曲折的小径、虎落以及偶尔响起的汲水声,增添了神秘与幽静的色彩。
“翛然也、指间弦歇,山前月晓”则通过琴声的停止和山前初升的月光,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状态。接下来,“一自渡、桑乾河水,马头恒向西笑”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仿佛穿越了河流,向着西方微笑。
“拟十月、寒衣手绽,来作山村荷蓧”则是对未来的想象,希望在寒冷的季节里,能够亲手制作寒衣,来到山村,与农夫一同劳作。这种愿望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太息尘踪,难攀仙境,重来猿鹤应相诮”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叹尘世的束缚,难以达到仙境般的自由境界。而“祇望见、蒙茸羃䍥,一派青难了”则表达了对苏门山美景的深深怀念,即使再回来,也无法完全捕捉到那份美好。
“回头听、似有人兮,山半长啸”则以一种神秘的方式结束,似乎在山中听到了友人的呼唤,或是自己的心灵在长啸,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美的无限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苏门山的自然风光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