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叶炎图茂,千龄圣主昌。
农桑开汉域,礼乐焕周庠。
晏粲三登乐,讴吟七闰长。
徽名辞镂玉,盛举冠前王。
八叶炎图茂,千龄圣主昌。
农桑开汉域,礼乐焕周庠。
晏粲三登乐,讴吟七闰长。
徽名辞镂玉,盛举冠前王。
这是一首充满着皇权颂歌色彩的诗句,描绘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景象。"八叶炎图茂"和"千龄圣主昌"表达了对皇帝至高无上的敬仰之情,皇权的稳固与延续被比喻为自然界中植物的茁壮成长。
"农桑开汉域"可能暗指农业的繁荣,与古代中国社会重农轻商的传统相呼应,而"礼乐焕周庠"则是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兴盛,"周庠"特指古代圣贤之所,象征着文化和道德的高峰。
"晏粲三登乐"中的"三登乐"可能意味着某种重复发生的喜悦事件,而"讴吟七闰长"则是对诗歌或音乐的长久传唱。在古代中国,音乐与礼仪紧密相连,是文化和道德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徽名辞镂玉"中的"镂玉"通常用来形容文字或文章之美好,而"盛举冠前王"则是对某位君主或人物的赞誉,可能暗示其在历史上的杰出地位和成就被后人所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歌颂了一个理想中的政治与文化双重繁荣的社会状态。
昔人当此歌还舞,那知今作禅林幽。
因山筑台几十仞,绮罗烂熳青云头。
伯图一逐春云散,建节衮衮来诸侯。
兴公每作长往意,安石或蕴苍生谋。
白云悠悠自来去,高风一堕三千秋。
梵王宫殿半风雨,中间擅越谁继修。
兴废百年如走马,光阴多少逐东流。
争似仙境不在远,往往泛海寻丹丘。
只如此山在城郭,上有仙迹下龙湫。
风月连床禅味淡,松风一径翠烟浮。
我家此去才咫尺,瘦藤扶病每冥搜。
观迹虽同鹿门隐,壮心犹抱魏阙忧。
姑苏瞿公真磊落,一掬和气春云浮。
法星几载照南粤,硕德宜作济川舟。
居官只饮广州水,寻幽还慕远公俦。
伤心烽火频年起,四望茫茫郭垒稠。
斯民凋瘵若大旱,碧天怅望云油油。
昔人论治亦可畏,廉耻道丧此其尤。
履霜为戒贵在早,未及风雨宜绸缪。
但于一念在经济,浮云富贵非所求。
浩歌长赋岂不能,肩舆或可陪鸣驺。
一榻在公知不少,高谊愧我非周球。
《次韵翟宪副登粤秀山》【明·张诩】昔人当此歌还舞,那知今作禅林幽。因山筑台几十仞,绮罗烂熳青云头。伯图一逐春云散,建节衮衮来诸侯。兴公每作长往意,安石或蕴苍生谋。白云悠悠自来去,高风一堕三千秋。梵王宫殿半风雨,中间擅越谁继修。兴废百年如走马,光阴多少逐东流。争似仙境不在远,往往泛海寻丹丘。只如此山在城郭,上有仙迹下龙湫。风月连床禅味淡,松风一径翠烟浮。我家此去才咫尺,瘦藤扶病每冥搜。观迹虽同鹿门隐,壮心犹抱魏阙忧。姑苏瞿公真磊落,一掬和气春云浮。法星几载照南粤,硕德宜作济川舟。居官只饮广州水,寻幽还慕远公俦。伤心烽火频年起,四望茫茫郭垒稠。斯民凋瘵若大旱,碧天怅望云油油。昔人论治亦可畏,廉耻道丧此其尤。履霜为戒贵在早,未及风雨宜绸缪。但于一念在经济,浮云富贵非所求。浩歌长赋岂不能,肩舆或可陪鸣驺。一榻在公知不少,高谊愧我非周球。
https://shici.929r.com/shici/IukP9l.html
天下山水原有志,吾侪拈笔谁敢拟。
补残拾剩录漏馀,难免时人私筦尔。
脚跟奔走半九州,问水寻山春复秋。
到处有境因人胜,岂独此境籍儒流。
梧峰桂岫东西表,夕照晴岚何时了。
宝溪石径乐渔樵,几曲沧浪归路窈。
龙津之渡晚嘈嘈,两岸归人不绝号。
东埔之农春起早,一年首事肯辞劳。
龟峰古塔禅留址,燕石长亭客设醪。
能令胜境谁称首,因人何事吁嗟久。
我心尚壮尤少年,未识时伍如心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