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重阳至,尚书小宴开。
酒缘知己醉,诗为菊花催。
学士曾留带,高僧漫渡杯。
牛山何用泣,一醉辄忘回。
明日重阳至,尚书小宴开。
酒缘知己醉,诗为菊花催。
学士曾留带,高僧漫渡杯。
牛山何用泣,一醉辄忘回。
此诗描绘了重阳佳节,尚书设宴的情景。诗人以酒会友,以诗咏菊,展现了文人雅集的风雅。"酒缘知己醉",表达了酒与友情的深厚联系;"诗为菊花催",则体现了诗与自然美的和谐交融。"学士曾留带,高僧漫渡杯",既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参与,也暗示了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意味。最后两句"牛山何用泣,一醉辄忘回",以典故喻人生短暂,劝人及时行乐,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风雅生活,以及对自然、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季冬两十鸡鸣初,僚吏府造如云趋。
绣轴捧星香拥炉,共庆此日生真儒。
玉堂金印守此都,今日为城镇匈奴。
坐安天下犹覆盂,祝公之寿宜何如。
欲祝公如九皋鹤,鹤颈虽长畏缯缴。
欲祝公如千岁龟,清江作使身亦危。
又祝公如松与柏,樵斧焉知岁寒色。
刚莫刚兮赤山铁,铁作干将有时缺。
坚莫坚兮泰山石,溜滴波穿有时泐。
不若祝公如太虚,包含千古无时无。
任驰玉兔飞金乌,暑往寒来速又徐。
发常如漆齿常固,太虚不老君与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