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行五章·其三》
《江行五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锦树射堂晚,荒笳铁瓮秋。

高文悬沈左,长戟拓孙刘。

古思沈沙草,残山有佛楼。

老渔无閒感,花溆狎春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行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之美。首句“锦树射堂晚”,以“锦树”形容傍晚时分树木的色彩斑斓,仿佛织锦一般,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宁静的氛围。“射堂晚”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将读者带入一个时间的长河中。接着,“荒笳铁瓮秋”一句,通过“荒笳”(荒凉的号角声)和“铁瓮”(坚固的城池),描绘出秋天的荒凉与历史的厚重感。

“高文悬沈左,长戟拓孙刘”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与敬仰。这里的“高文”可能指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或英雄事迹,“沈左”和“孙刘”分别指向三国时期的两位著名将领,通过这些词语,诗人寄托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

“古思沈沙草,残山有佛楼”则进一步深化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将历史的痕迹与佛教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沙草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佛楼的存在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庄严。

最后,“老渔无閒感,花溆狎春鸥”描绘了一幅渔夫在江边悠闲垂钓的画面,与前文的宏大历史背景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渔夫的“无閒感”或许意味着他对生活的满足与淡泊,而与春鸥的亲近,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行途中的景色与情感,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道院述怀二首·其二

八十年前一炷香,依然馀习未全忘。

旧缘入静多扃户,近为精思别置床。

篝火古铛煎桧蜜,汲泉小瓮酿松肪。

老翁正似辽天鹤,更觉人间岁月长。

(0)

春阴

数间茅屋傍枫林,常负平生万里心。

老去逐年增老病,春来无日不春阴。

曲尘蘸岸波初涨,猩血团枝色已深。

欲到东园还懒起,却和残睡听鸣禽。

(0)

雨后至近村二首·其一

夜雨晓方止,朝云犹作阴。

山馀一寸碧,溪长半篙深。

卧泛白鸥渚,行穿黄叶林。

老农能共语,真率会人心。

(0)

泛湖至东泾三首·其三

细细桃枝竹,疏疏麂眼篱。

雪霜烧葑夜,月露采菱时。

腰斧登山早,移罾出浦迟。

关心尽幽事,恨汝不能诗。

(0)

园中小饮

此老胸中万顷宽,小园幽径日追欢。

宁教酒欠寻常债,耻就人求本分官。

高柳阴浓烟欲暝,丛花红湿露初漙。

要知泽国年光晚,已过清明尚浅寒。

(0)

初夏幽居偶题四首·其二

展尽高槐日渐长,了无蜂蝶为花忙。

青梅旋摘宜盐白,煮酒初尝带腊香。

林下光阴无一事,水边窗户有馀凉。

应门不用辞衰疾,车马何由到野堂。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