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如玦隐神湾,行到湾中峰又环。
欲辨东西寻旧路,但从谷口认遥山。
连峰如玦隐神湾,行到湾中峰又环。
欲辨东西寻旧路,但从谷口认遥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敔山湾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探索之旅。首句“连峰如玦隐神湾”以形象的比喻,将连绵起伏的山峰比作嵌入神湾的玉玦,展现出山峦与水域和谐共存的自然美景。次句“行到湾中峰又环”则描述了作者深入湾中,发现四周群峰环绕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被大自然包围的感觉。
接着,“欲辨东西寻旧路”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探索新奇景色的同时,也试图找回过去的路径,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体验。最后,“但从谷口认遥山”则点明了作者通过山谷入口处的远山来辨识方向,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也是对内心方向的探寻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描绘,更蕴含了对自我探索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
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
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
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
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
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
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
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
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
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
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勖。
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
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
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
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
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
城阙厌纷华,山泉乐清适。
瞥然浮杯归,远思浩无极。
珍篇蔼昼评,净义留泰译。
平生雾霞衣,倏变兰蒲色。
美号宠弥天,端居馆香积。
孤踪共鸟还,情愔避高弋。
烟波一叶舟,风雨两镮锡。
佛垄有幽栖,鹰房多善识。
把尘话空无,百虑从此息。
回瞻辇寺居,不及莓苔石。
连云山下凤凰儿,何幸今朝见白眉。
父子传经无异说,弟兄题塔又同时。
北堂偕老椿千岁,南国联荣桂两枝。
青史他年书茂实,一门忠孝是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