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全文
宋 / 黄鉴   形式: 古风

城阙厌纷华,山泉乐清适。

瞥然浮杯归,远思浩无极。

珍篇蔼昼评,净义留泰译。

平生雾霞衣,倏变兰蒲色。

美号宠弥天,端居馆香积。

孤踪共鸟还,情愔避高弋。

烟波一叶舟,风雨两镮锡。

佛垄有幽栖,鹰房多善识。

把尘话空无,百虑从此息。

回瞻辇寺居,不及莓苔石。

(0)
翻译
京城的繁华使我厌倦,山泉的清静让我感到快乐。
忽然间,我乘着小舟回归,思绪飘渺无边。
珍贵的文章在白天受到赞赏,纯净的教义被翻译传播。
一生追求如云霞般的名望,转眼间却变为朴素的兰草颜色。
美好的声誉如天空般广阔,我在静谧的馆舍中享受宁静。
我独自归巢,与鸟儿同在,避开猎人的箭矢。
在烟波浩渺中,我乘着小舟,风雨兼程。
佛塔下的隐居之地,我找到了安宁,对猎鹰的识别也有所了解。
放下尘世的纷扰,一切忧虑都消散了。
回头望去,宫殿的居所比不上苔藓覆盖的石头,更显得自然宁静。
注释
城阙:京城。
厌纷华:厌倦繁华。
瞥然:忽然。
珍篇:珍贵的文章。
蔼昼评:在白天受到赞赏。
泰译:翻译传播。
雾霞衣:比喻名望。
兰蒲色:朴素的颜色。
端居:静谧地居住。
高弋:猎人的箭矢。
烟波:烟雾和波浪。
佛垄:佛塔下的隐居地。
鹰房:养鹰的地方。
百虑:各种忧虑。
莓苔石:苔藓覆盖的石头。
鉴赏

这首宋诗《送梵才大师归天台》是黄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梵才大师远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清净生活的赞赏。首句“城阙厌纷华”描绘了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与大师的选择形成对比。接着,“山泉乐清适”写出了山泉的宁静和大师内心的愉悦。

“瞥然浮杯归,远思浩无极”描绘了大师乘舟归去的轻盈与思绪的深远,暗示了他对佛法的深沉思考。“珍篇蔼昼评,净义留泰译”赞美了大师在翻译佛经上的贡献,其智慧与精神如日光照耀。

“平生雾霞衣,倏变兰蒲色”运用象征手法,表示大师的生活如同雾霞般变化莫测,如今归隐如兰蒲般清新脱俗。“美号宠弥天,端居馆香积”赞扬大师的高尚声誉和清静生活,如香积之馆。

“孤踪共鸟还,情愔避高弋”表达了大师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开世俗的纷扰。“烟波一叶舟,风雨两镮锡”描绘了大师归途中的简朴与坚定,风雨无阻。

最后两句“佛垄有幽栖,鹰房多善识”暗指大师将归隐于佛土,过着远离人间争斗的隐逸生活。全诗以“把尘话空无,百虑从此息”收束,寄寓了诗人对大师超脱尘世、内心安宁的深深敬仰。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梵才大师的归隐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其修行境界的赞美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鉴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壬辰自慰呈李年兄双翠

春晴昨日赴花期,妒雨狂风负所私。

白塔祠前云影敛,黄金台上鸟声悲。

客愁不散西山雪,乡梦虚钻北海龟。

壮志凭君坚似石,十年献赋未应迟。

(0)

登镇海楼

青山隐隐画楼雄,衡雁飞飞玉宇空。

云水流商初变律,关河哀角已鸣弓。

寒惊思妇红楼暮,凉送词人白苧工。

回首蛮烟铜柱隔,几时重纪伏波功。

(0)

巢县公署次龚少东韵

渔矶石磴碧苔封,天际微青露远峰。

风过草花香馥馥,日斜松竹影重重。

云烟锁处藏文豹,雷雨行时起蛰龙。

庭树苍苍门寂寂,蕙帏愁听五更钟。

(0)

真州谒文山大忠祠

欲挽斜阳留晚照,却从家食拜平章。

手扶天柱多雄略,身历江关战几场。

炳矣精忠昭日月,浩然正气塞穹苍。

文章节义兼双美,庙貌英声万古芳。

(0)

感怀

司马江州未得归,可堪绿暗又红稀。

暮云江岸渔歌远,春日楼台燕子飞。

壮志有怀空自许,清时不遇此生微。

尘根难断如流水,枉受东风满面吹。

(0)

仙桥渡

金碧丛中芳未歇,天风淅淅东井冽。

道人一醉紫霞归,双眼玲珑弄秋月。

双眼玲珑弄秋月,渔声何处施罛濊。

便将野渡作星槎,直泛银河访机织。

一水盈盈异悲悦,我欲万丈驾云梁,无劳太史虚饶舌。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