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释迦文,生下便作怪。
南北东西行,点胸也忒杀。
弃舍轮王位,反受父母拜。
六载向雪山,精进修净戒。
明星才出现,證道果能快。
分别说三乘,惹得一身债。
最后向灵山,拈花索买卖。
十万众人前,就中无一介。
独有迦叶波,和赃与捉败。
二千年前且放过,直至而今被佗坏。
坏不坏,主元在。主既在,休厮赖。
大哉释迦文,生下便作怪。
南北东西行,点胸也忒杀。
弃舍轮王位,反受父母拜。
六载向雪山,精进修净戒。
明星才出现,證道果能快。
分别说三乘,惹得一身债。
最后向灵山,拈花索买卖。
十万众人前,就中无一介。
独有迦叶波,和赃与捉败。
二千年前且放过,直至而今被佗坏。
坏不坏,主元在。主既在,休厮赖。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以佛教故事为题材,主要描绘了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迹和佛法传播中的某些环节。首句“大哉释迦文,生下便作怪”赞叹佛陀的非凡出生,暗示他不同于常人。接下来描述了佛陀放弃王位,修行雪山,最终证得大道的过程。
“明星才出现,证道果能快”赞美佛陀在雪山苦修后,于明星闪烁时悟道的迅速。然而,“分别说三乘,惹得一身债”则指出佛陀创立的教法虽广受欢迎,但也带来了理解上的分歧和争议。
“最后向灵山,拈花索买卖”指的是著名的“拈花微笑”典故,佛陀在灵山会上以拈花的方式传达心法,无人能解,唯有迦叶尊者领悟其意。“独有迦叶波,和赃与捉败”赞扬迦叶尊者对佛法的独特理解和传承。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示尽管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但佛陀的核心教义并未改变,即使在现代社会,人们仍应尊重和理解佛法的真谛。“坏不坏,主元在。主既在,休厮赖”强调佛法的永恒性和不可动摇性,提醒人们不应偏离正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及其佛法影响,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