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过时已悍坚,文章垂老未精专。
薰琴何患无赓载,秋扇明知有弃捐。
旧读温寻浑不记,新吟锻鍊久方圆。
此生幸不当词翰,免被人嘲上水船。
学问过时已悍坚,文章垂老未精专。
薰琴何患无赓载,秋扇明知有弃捐。
旧读温寻浑不记,新吟锻鍊久方圆。
此生幸不当词翰,免被人嘲上水船。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甲辰春日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学问与文章创作心路历程的诗歌。
"学问过时已悍坚,文章垂老未精专。"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学问和文学创作的深刻体会。他感慨于自己在学术上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但至今仍未能达到“精专”的境界。同时,他也意识到即便年岁已高,自己的文章却仍未臻至完美。
"薰琴何患无赓载,秋扇明知有弃捐。"
这里,“薰琴”指的是琴艺或音乐的修炼,而“秋扇”则象征着清凉、宁静的环境。诗人通过这两种意象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即使没有人来欣赏(无赓载),他也清楚自己内心的追求和放弃(有弃捐)。
"旧读温寻浑不记,新吟锻鍊久方圆。"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阅读和创作上的体验。他反思过去的学习经历,觉得那些知识已经模糊不清,而新的吟咏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磨(锻鍊)才能达到完美。
"此生幸不当词翰,免被人嘲上水船。"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安慰和一种逃避的心态。他庆幸自己没有成为那些被世人评论和嘲笑的文人墨客(词翰),因此也就避免了像坐上飘摇不定的水船一样的尴尬境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艺术创作以及个人成就的深刻反思,透露出一种对自我追求与社会评价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慨。
暮色千林薄,秋空万里长。
寒蝉鸣晚树,归棹发斜阳。
水远天同碧,风高叶脱黄。
星星老蓬鬓,不觉到潘郎。
古寺坏壁存菩提,又有达磨苍龙如。
我来问讯若旧知,宇宙中间真蘧庐。
朋侪邂逅谁亲疏,秋风相对一笑醵。
杯行草草复徐徐,山僧野朴谈古初。
谓元城老当此居,浩叹不足歌继之。
满庭灿灿木芙蕖,疑是莱柏邓栟榈。
人多病俗不可医,天欲废道还从渠。
儒生腹大能几围,但教盛酒勿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