幂历杨柳枝,蒙茸春草齐。
夭夭谁家妇,采桑临路岐。
零露沾其裳,蛛丝卷其衣。
树高身苦弱,蚕饥行复迟。
辛苦事姑嫜,宿昔减容辉。
见者皆叹息,此心知独谁。
良人日暮至,醉问尔何为?
幂历杨柳枝,蒙茸春草齐。
夭夭谁家妇,采桑临路岐。
零露沾其裳,蛛丝卷其衣。
树高身苦弱,蚕饥行复迟。
辛苦事姑嫜,宿昔减容辉。
见者皆叹息,此心知独谁。
良人日暮至,醉问尔何为?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一位采桑妇人的辛劳生活。开篇以“幂历杨柳枝,蒙茸春草齐”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随后点明主题,聚焦于一位采桑妇人。她轻盈的身影穿梭在路歧之间,仿佛是春天里最动人的风景。然而,这美好的画面背后隐藏着辛酸。
“零露沾其裳,蛛丝卷其衣”,细腻地刻画了采桑妇人在劳动中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的挑战,露水和蜘蛛网不仅增加了她的负担,也映衬出生活的不易。接着,“树高身苦弱,蚕饥行复迟”进一步揭示了劳动的艰辛与困难,树高而身弱,行动缓慢,蚕儿饥饿,这一切都让采桑妇人的劳作更加艰难。
“辛苦事姑嫜,宿昔减容辉”,道出了她对家庭的责任与付出,尽管生活艰苦,但她依然勤勉,照顾好公婆,时间的流逝让她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一句充满了对女性角色在传统社会中的牺牲与奉献的感慨。
“见者皆叹息,此心知独谁”,表达了周围人对她辛劳生活的同情与理解,但这种情感却难以触及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疲惫。最后,“良人日暮至,醉问尔何为?”则以丈夫的归来作为结尾,虽然他关心妻子,却可能无法真正理解她的辛劳与内心的苦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铺陈,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生活状态,以及她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牺牲精神。
孤山不复访林逋,杖策东风踏碧芜。
九里苍云经晓径,四围碧玉照清湖。
十年不见春光好,胡人马齧长安草。
长安草尽人已空,宫馆园林迹如扫。
东都西洛暗兵尘,昼引狐狸上黄道。
长淮水浅吴山低,戍边时巡无已时。
无已时,萋萋草绿胡马肥。
濠城短小不蔽眼,况复琐屑游芳菲。
何当仗剑从神武,晴春甲马争光辉。
霏微梅雨暗林塘,润逼琴丝草木香。
卷箔钩帘无一事,篆烟终日伴清凉。
有所思,藐何许,乃在洞庭之阳,潇湘之浦。
我欲访之限重阴。
水有吞舟之巨鱼兮,山有食人之猛虎。
有所思,藐何许,沉沉静夜愁风雨。
画幕明新晓。
晴日薄,小春微动花柳。
宸闱荐祉,东朝诞育,载光坤厚。
朱颜内鼎丹就。
喜自得、长生妙有。
奉冕旒、衣彩坤珍,同耀帕罗珠袖。
钧奏。
翠羽帘垂,三千粉色,花明如绣。
歌声缓引,梁尘暗落,五云凝昼。
龙香绕斟芳酒。
尽夜饮、何妨禁漏。
万万载、常向慈宁,俱献圣寿。
野水澄空,远山随眼,笋舆乘兴庐阜。
天池最极,云溪最隐,翠迷归路。
三峡两龙翔翥。
尽半月、犹贪杖屦。
闲引杯,相赏好处奇处,险处清处。
凝伫。
道友重陪,西山胜迹,玉隆风御。
滕阁下临,晴峰万里,水云千古。
飞觞且同豪举。
喜醉客、龙吟度曲。
待记成佳话,归时从头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