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春无献果,明月不游衣。
- 鉴赏
这首诗出自隋朝诗人杨素的《行经汉高陵诗》,虽然题目和作者信息在你的描述中被明确指出,但根据你的要求,我将仅提供对诗句的鉴赏:
“芳春无献果,明月不游衣。”
这两句诗描绘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象,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芳春无献果”,这里的“芳春”指的是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无献果”则暗示春天并没有带来果实的献祭,可能是在比喻春天虽美,却未带来实际的收获或成果。这句诗通过春天的美丽与未见果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或虚幻的感慨。
“明月不游衣”,“明月”象征着光明、纯洁和永恒,而“不游衣”则意味着月亮并未在衣物上留下痕迹,或者说,月亮的光辉并未直接作用于衣物之上。这里或许是在表达月亮的光芒虽明亮,却无法触及或改变物质世界,强调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之间的某种距离感。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春天与明月的意象,探讨了自然之美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与差异,以及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可触及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跻险方未夷,乘春聊骋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晓树滋,滉瀁春江涨。
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
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
耳目多异赏,风烟有奇状。
峻阻将长城,高标吞巨舫。
联翩事羁靮,辛苦劳疲恙。
夕济几潺湲,晨登每惆怅。
谁念复刍狗,山河独偏丧。
送潘述应宏词下第归江南
愁与醉相和,昏昏竟若何。
感年怀阙久,失意梦乡多。
雨里行青草,山前望白波。
江楼覆棋好,谁引仲宣过。
送张调参军侍从归觐荆南因寄长林司空十四曙
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
守儒轻猎骑,承诲访沈潜。
云势将峰杂,江声与屿兼。
还当见王粲,应念二毛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