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鲁酒薄,邯郸被戈矛。
楚馆困两君,乃为马与裘。
举世共如此,太息复何尤。
振衣箕山顶,引领望许由。
终然不可见,涕泪交膺流。
谁云鲁酒薄,邯郸被戈矛。
楚馆困两君,乃为马与裘。
举世共如此,太息复何尤。
振衣箕山顶,引领望许由。
终然不可见,涕泪交膺流。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感怀三十一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刘基以鲁酒薄和邯郸被戈矛的历史典故开篇,暗示了世事的艰难和人心的险恶。他提到楚国馆中的两位君子因困顿而被迫出卖自己的马和裘,以此象征着在乱世中不得不妥协的无奈。
接着,诗人感慨世间皆是如此,人们对此深感叹息,却无能为力,只能发出“太息复何尤”的感慨,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他想象自己如箕山之隐士许由那样超脱尘世,但又明白这样的境界遥不可及,只能涕泪交零,内心充满悲痛。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坚守,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忧虑。刘基的诗歌风格质朴而深沉,此诗亦是其忧国忧民情怀的体现。
花石锁风烟,轩楹半是山。
门连虎溪路,桥接赵州关。
屈曲深疑步,高低屡解颜。
却应多是梦,不伴此身閒。
幻化如空花,建立等修竹。
四海不离身,一笑长满掬。
相逢亦何有,展转犹所独。
攀缘过九上,圆顿系一宿。
岁月屈身臂,到此非问卜。
心清闻妙香,老句俱三复。
何当会实际,超然发吾覆。
未尔且逡巡,更待梨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