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地中得度,慧炬光里法身。
在处淘金拣玉,随缘运筏通津。
偏解抽钉拔楔,更能因语识人。
且道有相无相,休云是真非真。
法云地中得度,慧炬光里法身。
在处淘金拣玉,随缘运筏通津。
偏解抽钉拔楔,更能因语识人。
且道有相无相,休云是真非真。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宝觉昕长老的高僧形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其深厚的佛法修为与超凡的智慧。
“法云地中得度”,开篇即以“法云”喻佛法的广大深邃,长老在这样的法云中获得度化,意味着其修行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慧炬光里法身”,进一步强调了长老智慧的光芒如同火炬,照亮了佛法的真理,其法身(佛教术语,指修行者超越肉身的精神存在)在智慧的光辉中得以显现。
“在处淘金拣玉,随缘运筏通津”,这两句运用了淘金拣玉的比喻,形象地说明长老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身处何境,都能发现并珍惜佛法的珍贵之处,如同在尘世中寻找金玉一般。同时,“随缘运筏通津”则体现了长老顺应自然法则,灵活运用佛法智慧,帮助众生渡过人生的困境,达到心灵的彼岸。
“偏解抽钉拔楔,更能因语识人”,这两句描述了长老不仅在佛法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擅长洞察人心,能够通过言语引导他人,如同抽去阻碍心灵成长的钉子和楔子,促进个体的觉醒与成长。
最后,“且道有相无相,休云是真非真”,这两句提出了对佛法本质的深刻思考。在长老看来,佛法并非局限于有形或无形的表象,而是超越了真假的相对性,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性,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寻求真理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宝觉昕长老作为一位高僧的非凡智慧与慈悲心怀,以及其在佛法修持上的卓越成就。
沉沉匣中镜,为此尘垢蚀。
辉光何所如,月在云中黑。
南金既雕错,鞶带共辉饰。
空存鉴物名,坐使妍蚩惑。
美人竭肝胆,思照冰玉色。
自非磨莹工,日日空叹息。
古宅集祆鸟,群号枯树枝。
黄昏窥人室,鬼物相与期。
居人不安寝,搏击思此时。
岂无鹰与鹯,饱肉不肯飞。
既乖逐鸟节,空养凌云姿。
孤负肉食恩,何异城上鸱。
春罗双鸳鸯,出自寒夜女。
心精烟雾色,指历千万绪。
长安贵豪家,妖艳不可数。
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
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
同声自相应,体质不必齐。
谁知贾人铎,能使大乐谐。
铿锵发宫徵,和乐变其哀。
人神既昭享,凤鸟亦下来。
岂非至贱物,一奏升天阶。
物情苟有合,莫问玉与泥。
碌碌荆山璞,卞和献君门。
荆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
所献知国宝,至公不待言。
是非吾欲默,此道今岂存。
《杂体五首》【唐·韦应物】沉沉匣中镜,为此尘垢蚀。辉光何所如,月在云中黑。南金既雕错,鞶带共辉饰。空存鉴物名,坐使妍蚩惑。美人竭肝胆,思照冰玉色。自非磨莹工,日日空叹息。古宅集祆鸟,群号枯树枝。黄昏窥人室,鬼物相与期。居人不安寝,搏击思此时。岂无鹰与鹯,饱肉不肯飞。既乖逐鸟节,空养凌云姿。孤负肉食恩,何异城上鸱。春罗双鸳鸯,出自寒夜女。心精烟雾色,指历千万绪。长安贵豪家,妖艳不可数。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同声自相应,体质不必齐。谁知贾人铎,能使大乐谐。铿锵发宫徵,和乐变其哀。人神既昭享,凤鸟亦下来。岂非至贱物,一奏升天阶。物情苟有合,莫问玉与泥。碌碌荆山璞,卞和献君门。荆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所献知国宝,至公不待言。是非吾欲默,此道今岂存。
https://shici.929r.com/shici/NFw3iqu9X.html
累宵同燕酌,十舍携征骑。
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
群峰绕盘郁,悬泉仰特异。
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
每虑观省牵,中乖游践志。
我尚山水行,子归栖息地。
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辔。
独往倦危途,怀冲寡幽致。
赖尔还都期,方将登楼迟。
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皦皦仰时彦,闷闷独为愚。
之子亦辞秩,高踪罢驰驱。
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始表仙都集,复言欢乐殊。
人生各有因,契阔不获俱。
一来田野中,日与人事疏。
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枉驾怀前诺,引领岂斯须。
无为便高翔,邈矣不可迂。
念子抱沉疾,霜露变滁城。
独此高窗下,自然无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