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险方未夷,乘春聊骋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晓树滋,滉瀁春江涨。
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
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
耳目多异赏,风烟有奇状。
峻阻将长城,高标吞巨舫。
联翩事羁靮,辛苦劳疲恙。
夕济几潺湲,晨登每惆怅。
谁念复刍狗,山河独偏丧。
跻险方未夷,乘春聊骋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晓树滋,滉瀁春江涨。
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
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
耳目多异赏,风烟有奇状。
峻阻将长城,高标吞巨舫。
联翩事羁靮,辛苦劳疲恙。
夕济几潺湲,晨登每惆怅。
谁念复刍狗,山河独偏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春风光,登山远望的景象。开篇“跻险方未夷,乘春聊骋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即便是危险的地方也要去攀登,以满足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描绘了一幅春天山川流水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葳蕤晓树滋,滉瀁春江涨”则是对清晨景色的细腻描写,诗人捕捉到了早晨树木的鲜嫩和春江水位上涨的情形。紧接着,“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两句展示了诗人在平坦的田野中观察到渔夫的生活,以及在狭窄的小路上听到了樵夫劳作的声音,展现了一种和谐与宁静。
“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则是对自然界中小生命活跃情景的描绘,蝴蝶在绿色苔藓间嬉戏,鸟儿在白云之上高声歌唱。下文,“耳目多异赏,风烟有奇状”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美丽景色的感受和欣赏,以及对周围环境中风景的独特体验。
“峻阻将长城,高标吞巨舫”两句则是对险峻山势与宏伟建筑物的描写,这里的“长城”可能指的是某种长城,而非明朝之后的万里长城。接着,“联翩事羁靮,辛苦劳疲恙”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所承受的辛苦与疲惫。
最后,“夕济几潺湲,晨登每惆怅”两句则是对一天之内从傍晚渡过小溪到清晨攀登高峰的情景进行描绘。而“谁念复刍狗,山河独偏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独自漂泊的无奈与哀愁,以及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旅途中的孤独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面对艰难旅程时的情感波动。
杨楫入平湖,风波阻中途。
在昔曾远游,似为饥所驱。
勉励从兹役,屡空常晏如。
一去三十年,岁月共相疏。
今我不为乐,胡事乃踌躇。
顾盼莫谁知,浪莽林野娱。
劲风无荣木,桑竹残朽株。
日月掷人去,指景限西隅。
老夫有所爱,时还读我书。
日没烛可炳,此语真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