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初是理与俱生,一点灵扃透处明。
谁肯枉身徇时好,从来造物忌文名。
雌黄一任傍人说,暴白只依天理行。
输与老农无个事,夕阳黄犊带烟耕。
厥初是理与俱生,一点灵扃透处明。
谁肯枉身徇时好,从来造物忌文名。
雌黄一任傍人说,暴白只依天理行。
输与老农无个事,夕阳黄犊带烟耕。
这首诗是王义山的《和清江韩伯善(其一)》,创作于宋末元初。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与现实、个人品德与世俗评价的深刻思考。
"厥初是理与俱生,一点灵扃透处明。"
这一句表明了诗人的信念,即真理和道理自始至终是一致的,透彻而明亮,不容置疑。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品德的坚守。
"谁肯枉身徇时好,从来造物忌文名。"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时尚和虚名的鄙视,认为真正的创作不应受制于世俗的标准或是为了获得赞誉而牺牲真实。
"雌黄一任傍人说,暴白只依天理行。"
这两句中,“雌黄”指的是自然界的色彩变化,而“暴白”则象征着直接、无隐瞒的行为。诗人强调了自然和真诚的重要性,认为应顺其自然,不必过度修饰。
"输与老农无个事,夕阳黄犊带烟耕。"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放下一切功名利禄,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存的愿望。黄昏时分,老农依然在田间劳作,这种平静无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对诗人来说是最理想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真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和艺术创作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