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舍苍烟晚更凝,隔帘新月未多明。
栖乌著树无馀噪,老桧吟风有细声。
客散愈怜真境好,定回犹觉幻身轻。
可堪俗子能知味,此语聊传北郭生。
绕舍苍烟晚更凝,隔帘新月未多明。
栖乌著树无馀噪,老桧吟风有细声。
客散愈怜真境好,定回犹觉幻身轻。
可堪俗子能知味,此语聊传北郭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苍烟环绕、新月微明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通过“栖乌著树”、“老桧吟风”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客散愈怜真境好”,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美好之境的深深喜爱,客人的离去反而让这种纯净的自然之美更加凸显。接着,“定回犹觉幻身轻”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超脱与平静,仿佛在冥想中体验到身心的轻盈与解脱。
最后,“可堪俗子能知味,此语聊传北郭生”两句,既是对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份宁静之美的少数人表示敬意,也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这份美好的体验分享给他人,尤其是“北郭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朋友或知音,以此传递对自然之美的共同感悟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也流露出其内心深处的超然与宁静,以及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的向往。
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
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
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
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
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
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
一尘不随海风舞,一砾不随海潮去。
四旁无蒂下无根,浮空跃出江心住。
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
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不为浮玉饮玉舟。
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
我闻抱膝翁,高卧南中庐。
方其未遇时,邈若与世疏。
起来扶汉业,肉骨成丰腴。
青简万世名,寒窗一编书。
出处宁异辙,此道诚非迂。
懒老天下士,被褐尚穷居。
负米供一饱,晨昏撷园蔬。
自知身有待,宁论食无鱼。
博洽贯万理,收拾归一途。
翰墨泻三峡,意气横九衢。
才大用宁小,道肥身不臞。
勋名会有时,天意非人图。
璧玉藏名山,抱璞初不渝。
良工一顾盼,光彩照路隅。
看君策駉马,愿言刈其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