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底梅花瓶底老,瓶边破砚梅边好。
诗人忽然诗兴来,如何见砚不见梅。
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诗成字字梅样香,却把春风寄谁子。
窗底梅花瓶底老,瓶边破砚梅边好。
诗人忽然诗兴来,如何见砚不见梅。
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诗成字字梅样香,却把春风寄谁子。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书房之景。开篇“窗底梅花瓶底老,瓶边破砚梅边好”两句,通过对比设置,既写出了梅花与 砚石的位置,又隐喻了诗人对于旧事物的留恋和珍视。随后,“诗人忽然诗兴来,如何见砚不见梅”表达了诗人在看到破旧砚台时,突然涌上的创作激情,以及他无法忽略梅花的存在。
接下来的“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则展示了诗人投入到写作中的热忱与专注。这里,“急磨玄圭”象征着诗人的创作过程,而“撼落花须浮砚水”则是对这种过程的生动描绘,显示了梅花香气与文墨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诗成字字梅样香,却把春风寄谁子”,不仅总结了整个创作过程,而且通过将完成后的诗篇比喻为带有梅花香气的信使,将春天的气息传递给他人。这既表达了诗人的自豪,也流露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丰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文字之雅的深厚情感。
杖底奇踪物外誇,逢人胜事有丹砂。
香馀葛令岩前草,采罢师雄梦里花。
绕树飞禽常五色,下山明月照千家。
归来社事酬新句,似带峰头片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