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
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
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
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
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
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
一尘不随海风舞,一砾不随海潮去。
四旁无蒂下无根,浮空跃出江心住。
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
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不为浮玉饮玉舟。
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
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
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
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
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
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
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
一尘不随海风舞,一砾不随海潮去。
四旁无蒂下无根,浮空跃出江心住。
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
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不为浮玉饮玉舟。
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个人气节的坚定。金山、焦山构成了雄伟的背景,而“排霄南斗齐”则显示出天地之间的辉煌景观。
“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这一句通过神话般的笔触,将自然界的万川归宗于一条大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力的尊崇和个人才华的自信。接下来的文字“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则描绘了这股力量的磅礴气势,无论是高山巨石,都无法阻挡其前进。
“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这一句强调了大自然的力量和诗人个人的不屈不挠。金山在这里不仅是一种地理位置,更象征着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力量。
“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这一句通过对金宫银阙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崇高无比的境界,而声音传遍九州,则显示了诗人胸怀宽广,声势浩大。
“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不为浮玉饮玉舟。”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独自享受高洁情操的生活态度。踏雪清游,意味着在严寒中也能保持心灵的纯净;天风吹侬上琼楼,则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不为浮世所动。
最后,“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这两句通过“替人”一词,传达出诗人对于他人的羞愧和忧愁,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深切的关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雄浑的语言、非凡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宋代诗人的个性魅力和他对于自然与生命价值的独特理解。
凤吹临伊水,时驾出河梁。
野燎村田黑,江秋岸荻黄。
隔城闻上鼓,回舟隐去樯。
神襟爱远别,流睇极清漳。
一官从府役,五稔去京华。
遽逐春流返,归帆得望家。
天末静波浪,日际敛烟霞。
岸荠生寒叶,村梅落早花。
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
目想平陵柏,心忆青门瓜。
曲陌背通垣,长墟抵狭斜。
善邻谈谷稼,故老述桑麻。
寝兴从闲逸,视听绝喧哗。
夫君日高兴,为乐坐骄奢。
室堕倾城佩,门交接幰车。
入塞长云雨,出国暂泥沙。
握手分歧路,临川何怨嗟。
清尘播峤岫,远□被修□。
□□□□代,高行乃厉天。
俗态揽明懋,散□□才贤。
裂□□□□,分□□尧甸。
于时秋永永,江汉起残烟。
猎猎风剪树,飒飒露伤莲。
霞出海中云,水发江上泉。
浸淫泉怀浦,泛滥云辞山。
洲渚一扬袂,殒意元气前。
愿效卷施草,春华冬复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