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傅朋游丝书》
《吴傅朋游丝书》全文
宋 / 吕本中   形式: 古风

君不见往时文学顾八分,中郎之后典型存。

又不见先朝文惠书堆墨,大榜浓云照南北。

未似只今上饶守,静写游丝不停手。

非烟非云断复续,缓步徐行不拘束。

断崖一落千丈滑,远望笔行如一发。

鬼神竭力觑不见,铁矿消亡网作线。

线舞飞扬不自由,纵横自在胜银钩。

知君此意非安排,妙处不从笔下来。

心疑形释万事去,信手却立无纤埃。

满堂回头莫见猜,我自悟此忘胸怀。

操舟相马在事外,颜氏识此由心斋。

如君下笔少有意,锦绣宁不误剪裁。

君惟无心故若此,秋毫自可缠风雷。

钟王敛手谢不敏,长史怀素惭衰颓。

病夫睹此心目开,向来穷愁安在哉。

(0)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吴傅朋的书法艺术,将他的作品比作游丝般轻盈、自然,且富有生命力。诗中提到“非烟非云断复续”,形象地描绘了吴傅朋书法线条的连贯与变化,既非烟雾缭绕,也非云朵飘散,而是断而复续,展现出独特的韵律感。接着,“缓步徐行不拘束”则赞扬了其书法的流畅与自由,如同行走一般,没有刻意的束缚。

“断崖一落千丈滑,远望笔行如一发”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吴傅朋书法的力度与速度,仿佛从高崖一跃而下,笔触如箭矢般迅速而有力。而“鬼神竭力觑不见,铁矿消亡网作线”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技艺之高超,连鬼神都难以察觉其运笔之微妙,铁矿似乎化为无形,只剩下细线般的痕迹。

“线舞飞扬不自由,纵横自在胜银钩”则对比了书法线条的灵动与自由,如同舞动的丝线,虽不被束缚,却能展现出超越银钩的美感。最后,“心疑形释万事去,信手却立无纤埃”表达了书法创作的境界,即心灵与形式的融合,一切杂念皆去,只余下自然流畅的笔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吴傅朋书法的独特魅力和高超技艺,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深刻的理解和赞赏。

作者介绍
吕本中

吕本中
朝代:宋   字:居仁   籍贯:寿州   生辰:1084- 1145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猜你喜欢

满城道中

十二西郎缥缈中,颜行壁立插晴空。

欲携天地诸山去,不逐秦鞭过海东。

(0)

狠墙叹

危墙阔峻倒插棘,四檐抵匝无罅隙。

东日晒透西日炙,周兴铁瓮炽火逼。

置予此中不许出,虐哉狠墙甚狠石。

呜呼何时见天日!

(0)

江声行

雁啼月落扬子城,东风送潮江有声。

乾坤汹汹欲浮动,窗户凛凛阴寒生。

昆阳百万力一蹴,齐呼合噪接短兵。

铁骑突起触不周,金山无根小孤倾。

起来看雨天星稀,疑有万壑霜松鸣。

又如暴雷郁未发,喑呜水底号鲲鲸。

祇应灵均与子胥,沈恨郁怒犹难平。

更有万古战死骨,衔冤饮泣秋涛惊。

虚庭徙倚夜向晨,重门击柝无人行。

三年江边不见江,听此感激尤伤情。

须臾上江帆欲举,舟子喧豗闹挝鼓。

江声渐小听鸡声,惨淡芙蓉落疏雨。

(0)

远别离

霜落江寒鸣雁稀,倚楼人定怨归迟。

笛声唤起山头月,飞上青天照别离。

(0)

春雨漫兴三首·其二

江上平芜望欲迷,江边密雨细如丝。

冥冥白昼飞花急,漠漠青林度鸟迟。

春事又当三月暮,人生那得百年期。

谁能苦惜缠头锦?唤取娇娆舞《柘枝》。

(0)

寄吴中诸友六首·其五赵明仲

共话巴山雨,曾题华步秋。

儒官虽寂寞,公子是风流。

即拟同吴咏,焉知效楚囚。

江南新作赋,寄尔恐添愁。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