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遍江湖几万重,岂期方到洞霄中。
山翻九锁天分出,洞彻三茅地透东。
夭矫龙蛇幢节影,晶荧日月御香风。
茫茫世上寻云汉,何必仙宫胜此宫。
历遍江湖几万重,岂期方到洞霄中。
山翻九锁天分出,洞彻三茅地透东。
夭矫龙蛇幢节影,晶荧日月御香风。
茫茫世上寻云汉,何必仙宫胜此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江湖的经历和对仙境洞霄宫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追求。
“历遍江湖几万重”表明诗人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游历了无数的地方,但是在心中却始终向往着一个更为理想和神秘的仙境。"岂期方到洞霄中"则显示出诗人对洞霄宫的渴望,似乎只有达到这个地方,才能满足他内心深处的追求。
“山翻九锁天分出”和“洞彻三茅地透东”通过山脉蜿蜒、洞穴通幽的景象,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夭矫龙蛇幢节影"中,“夭矫”形容树木参差不齐,而“龙蛇幢节影”则是对仙境中奇特景观的比喻,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超自然的色彩。而"晶荧日月御香风"则通过光与香的结合,展现了一个清新脱俗、充满仙气的环境。
最后,“茫茫世上寻云汉”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中仙境的追寻之情,而“何必仙宫胜此宫”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认为洞霄宫已经超越了普通的仙宫,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绝妙去处。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现实与理想、凡尘与仙境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已是清秋候,连朝觉早凉。
人心寒未戒,天气暑初藏。
玉露沾珠箔,金风度画堂。
绮罗才欲换,刀尺且休忙。
纸薄窗微透,纱轻帐细飏。
蟾光都一色,雁影自成行。
绿叶还经雨,黄花渐傲霜。
会看交冷节,处处授衣裳。
禁丙祈壬候,良苗望泽诚。
云能将雨鍊,水不待金生。
律吕还宫理,阴阳铸物情。
无心兴岳出,有力挽河倾。
地觉屯膏久,天须补石成。
蒸来浓墨色,化作碎珠声。
酝酿归鸿运,滋濡慰扈耕。
淮南存妙解,两大奥机呈。
天皇神武驾欧亚,战胜之馀不满假。
始仗大义振六师,继以平和服天下。
时维十月岁戊申,大诏煌煌勖臣邻。
不弃遐方于域外,丹凤衔来鲲海滨。
草莽微臣泽明旨,情殷爱戴不能已。
祸胎端自安乐萌,防微杜渐原应尔。
当年强俄据满时,劳师靡费几不支。
仗祖宗灵克奏捷,回首兵机危乎危。
迄今难入太平世,痛定思痛宜早计。
庶政更张数大端,一体臣民守勿替。
大哉王言炳日星,不数典谟与鼎铭。
即此勤俭治生产,大道早已合圣经。
匹夫兴亡与有责,分寸光阴皆宜惜。
廿纪风潮遍地生,漫说干戈化玉帛。
吾皇正有鉴于斯,先几烛照明训垂。
安不忘危满不溢,允植万年有道之隆基。
《恭读戊申诏敕》【清·林馨兰】天皇神武驾欧亚,战胜之馀不满假。始仗大义振六师,继以平和服天下。时维十月岁戊申,大诏煌煌勖臣邻。不弃遐方于域外,丹凤衔来鲲海滨。草莽微臣泽明旨,情殷爱戴不能已。祸胎端自安乐萌,防微杜渐原应尔。当年强俄据满时,劳师靡费几不支。仗祖宗灵克奏捷,回首兵机危乎危。迄今难入太平世,痛定思痛宜早计。庶政更张数大端,一体臣民守勿替。大哉王言炳日星,不数典谟与鼎铭。即此勤俭治生产,大道早已合圣经。匹夫兴亡与有责,分寸光阴皆宜惜。廿纪风潮遍地生,漫说干戈化玉帛。吾皇正有鉴于斯,先几烛照明训垂。安不忘危满不溢,允植万年有道之隆基。
https://shici.929r.com/shici/GFR4Kgly.html
天公容我懒残身,评酒敲诗为禊辰。
话到梅花空色相,修来明月认前因。
风流自昔归才子,韵事何须逊古人。
记取湘东三品在,一枝金管一枝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