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葛不入口,生啖一尺长。一尺长,何如一寸良。
我不毒人,人谁毒我。毒我我有命,毒人其又可。
于乎啖葛郎,空使葛挂肠。图身不死心则亡。
野葛不入口,生啖一尺长。一尺长,何如一寸良。
我不毒人,人谁毒我。毒我我有命,毒人其又可。
于乎啖葛郎,空使葛挂肠。图身不死心则亡。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野葛篇》是一首寓言诗,以野葛为象征,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诗中野葛虽长,但难以下咽,暗示了外表看似强大或危险的事物并不一定有益。诗人自比为不受人毒害的“我不毒人”,强调自己的清白无辜,然而却遭受他人恶意,表达出世道艰难,无辜者易受害的无奈。
“一尺长,何如一寸良”一句,对比野葛的长度与人的忠诚,强调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而非外在。接着,“毒我我有命,毒人其又可”揭示了诗人对于遭受冤枉和恶意的坚韧态度,即使面临生命威胁,也坚守原则。
最后两句“于乎啖葛郎,空使葛挂肠”形象地描绘了那些陷害他的人最终只会自食其果,徒然让人心痛。而“图身不死心则亡”则点明了诗人宁死也不愿妥协的决心,体现出高尚的节操和对生命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野葛的故事,寓言式地揭示了人生的艰辛和对正义的坚守,具有深刻的道德寓意。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
惟馀古苑石,漂散尚人间。
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
忽从尘埃中,来对冰雪颜。
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
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
尽令属牛氏,刻凿纷斑斑。
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
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
君看刘李末,不能保河关。
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
但当对石饮,万事付等闲。
村落丰登里,人家笑语声。
溪霞晚红湿,松日暮黄轻。
只么秋殊浅,如何气许清。
不应久闲散,便去羡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