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岸乌纱落魄裘,得宽閒处且悠悠。
任渠名利浓于酒,顾我情怀淡似秋。
黄菊苍松陶令宅,清风明月庾公楼。
翻思二老今何在,景物依然恼客愁。
斜岸乌纱落魄裘,得宽閒处且悠悠。
任渠名利浓于酒,顾我情怀淡似秋。
黄菊苍松陶令宅,清风明月庾公楼。
翻思二老今何在,景物依然恼客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开篇两句“斜岸乌纱落魄裘,得宽閒处且悠悠”通过对斜倚的河岸和飘落的柳絮进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找到了一处宽敞安逸之所,并以此享受着悠闲自在的时光。第三句“任渠名利浓于酒”则通过对比手中杯中的美酒与世间纷争的淡薄,表明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已经不再放在心上,而是选择了退隐山林,以清净的心态享受生活。第四句“顾我情怀淡似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之平静,就如同秋天那般清澈而淡远。
接下来的两句“黄菊苍松陶令宅,清风明月庾公楼”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意境。这里提到的陶令宅和庾公楼都是历史上的名人之居,此处被用来营造出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所在的那份悠然自得。
最后两句“翻思二老今何在,景物依然恼客愁”则流露出了一丝对逝去时光和故人不见的感伤。诗人提及的“二老”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高士或道人,他们如今不知所终,而诗人自己则留在了这片依旧美丽的景物之中,不禁产生了一种客子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呼门初起外廷臣,秀气棱棱动搢绅。
谈论坐来能慰我,篇章传出亦惊人。
生刍一束他年阙,伐木相求此地新。
便欲与君同乐处,穷通馀事不关身。
画舸幽寻北果园,应将陈迹问桑门。
地随墙墅行多曲,天著冈峦望易昏。
故国时平空有木,荒城人少半为村。
悠悠兴废皆如此,赖付乾愁酒一樽。
衰容一见便疑真,李子挥毫故有神。
欲去钟山终不忍,谢渠分我死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