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
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
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
晓妆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阑。
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
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
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
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
晓妆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阑。
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
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郎君的思念之情。"别郎容易见郎难",开篇即揭示了分离后的不易相见,流露出淡淡的哀怨。接下来的"几何般"暗示了相思之苦无以言表,"懒临鸾"描绘出女子因思念而无心梳妆的情态。
"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通过描绘女子容貌的憔悴和衣物的宽松,进一步刻画了她因思念而消瘦的形象。"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借红梅凋零暗喻时光流逝,自己却未能与郎君相见,更增添了伤感。
"晓妆楼上望长安",写女子清晨在楼上遥望远方的京城,"怯轻寒"则反映出她内心对寒冷的敏感,其实是对离别的敏感。"莫凭阑"一句,劝诫自己不要轻易触景生情,但"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又暗示着即使避开,春风也无法带走心中的愁绪。
结尾"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女子期盼郎君早日归来,不要让她白白度过一个春天的等待,情感真挚而迫切。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深陷春恨的女子形象,情感深沉动人。
波涵九域民为鱼,帝奋忠勤亲决除。
水涸茫茫尽桑稼,万世永赖功谁如。
功高受享宜宏久,庙貌方方无不有。
砥柱神灵最伟奇,会稽血食尤隆厚。
此祠所建在空山,庳殿短廊才数间。
读碣人多题字闹,祭祀礼少牺牲閒。
钦惟帝道崇勤俭,此郡民繁地硗崄。
辛苦耕耘衣食粗,孚祐乞遍无令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