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啼鸦暗柳浓,华堂翠幕度香风。
流莺不识梦魂远,自向窗前诉落红。
门外啼鸦暗柳浓,华堂翠幕度香风。
流莺不识梦魂远,自向窗前诉落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庭院内外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门外,乌鸦啼鸣,柳树笼罩在夜色之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凄美氛围。华美的厅堂内,翠绿的帷幕中飘散着阵阵香气,暗示着主人的奢华生活。然而,这样的宁静与奢华之下,却隐藏着一丝哀愁。
“流莺不识梦魂远”,这里的“流莺”指的是飞翔的黄莺,它似乎并不理解梦魂的遥远,仍在窗前徘徊,或许是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或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自向窗前诉落红”,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黄莺独自对着窗前飘落的花瓣倾诉,花瓣象征着美好的消逝,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春日黄昏特有的哀愁与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忧虑。
去年今日好,在家作重阳。
佳菊嗅金蕊,浊酒篘琼浆。
妇子相提携,江皋步晚凉。
颇思一远眺,平原欠崇冈。
今年九日恶,踆踆走路傍。
即无新酿白,岂有半开黄。
老妇与弱子,千里遥相望。
登临眼虽饱,四顾断人肠。
自怜如浮云,天风久飘扬。
世间功名梦,一枕犹未偿。
而此蒲柳年,糊口落四方。
五斗计何拙,饥乌谋稻粱。
况复事尘土,险艰皆备尝。
家有二顷田,可耕亦可桑。
赋租愿少镌,翩然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