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是日复得诗四首·其二》
《是日复得诗四首·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远公白莲社,胜概至今留。

耘鸟觑浮瓣,经鱼集仰流。

到山如入画,当夏似披秋。

膏泽欣沾被,诗机得少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远公白莲社的胜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交融。

首联“远公白莲社,胜概至今留”,开篇点题,赞美远公白莲社的美景至今仍令人向往。远公,即东晋高僧慧远,他在此地创立了白莲社,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修行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和精神财富。

颔联“耘鸟觑浮瓣,经鱼集仰流”,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白莲社周围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耘鸟在空中窥视着漂浮的莲花花瓣,经鱼则聚集在水流之上,仿佛在聆听佛法的教诲。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命以灵性,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颈联“到山如入画,当夏似披秋”,进一步描绘了白莲社所在山色之美,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即使是夏日,也仿佛披上了秋天的色彩。这种将视觉感受与季节变化相结合的描述,既突出了景色的美丽,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意境。

尾联“膏泽欣沾被,诗机得少酬”,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圣地的感激之情以及创作灵感的激发。膏泽,比喻恩惠或滋润,这里指白莲社给予的精神滋养;诗机,即创作的灵感或动力。诗人在这里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也获得了诗歌创作的源泉,表达了对白莲社深厚文化底蕴的敬仰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远公白莲社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礼赞。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中秋前偶赋四首·其三

一杯浓露滑如饴,灌溉清凉可疗饥。

毕力石田嗟已晚,空山何处采灵芝?

(0)

司业李公哀挽

山立庭绅耸众观,名高真不愧儒冠。

文章清庙藏琛玉,勋业乌台振羽翰。

誉重朝端知有子,贫怜身后似无官。

百年耆旧凋零尽,展卷哀辞忍泪看。

(0)

次前韵四首·其四

乐部韦娘舞小垂,病来能召翰林医。

嗔人书奏三千牍,劝客歌诗十二时。

金谷花枝随雨尽,石城江水逐潮移。

世间若有神仙术,西去瑶池醉酒卮。

(0)

童时侍先人泊京口旅楼一月正对江山楼繁丽特甚江津流民散处不可悉数今皆不复有追忆旧事因成绝句十首·其五

朱门高插相风旗,千里船行总得知。

稻米流脂江上去,健军何处是男儿?

(0)

马伯庸拟李商隐无题次韵四首·其四

白发词臣两耳垂,华腴堆吻陋牛医。

宫娥引烛催麻日,院吏传更写制时。

蜡撚化生秋夕赐,翠标叠胜岁华移。

低头欲说唐朝旧,愿侍虚皇进玉卮。

(0)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二

咏歌者谁子,被发号天明。

妇死不复悲,失儿谁与耕!

承平五十载,不识战与争。

残雪流银液,我泪同其倾。

古云百二险,夸诞生甲兵。

孰能转夷途,历劫永清宁。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