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
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
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
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生死的哲学视角,展现了对生命轮回的独特理解。诗人通过“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这两句,首先提出了一种关于生命本质的思考——生命并非绝对的存在与消亡,而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展示或象征性地存在。这种观点暗示了生命在更深层次上的连续性和循环性。
接着,“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循环的生命观。诗人似乎在说,自己已经掌握了如何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自由地选择去留,即“去住心”,并相信在未来的生命中(“他生”),自己会再次回到这里(“复来此”)。这种对生命循环的肯定和对未来再来的期待,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对未知世界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死亡、轮回等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本质的独到见解和对宇宙规律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对生命循环的哲学思考,也是一次对自我超越和未来可能性的探索。
天教萼绿伴羊权,羞对尘颜粉黛妍。
不必修真事灵诀,与花端合共长年。
望瀛洲尺五,听海客、诧登临。
记岛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
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赋寓良箴。
槐府黑头旧业,芹宫青岁雄襟。骎骎。宝勒向东吟。
戏彩看而今。更袜步黄云,琴弹碧玉,汇泽杯斟。
争先长至几日,料春风多喜鹊传音。
梅蕴和羹心在,线添补衮工深。
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
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
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
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
新竹雨来香,馀花夏方吐。
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
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
奉令事设险,兹山再经历。
岁暮阴云昏,雪后杉桂碧。
修篁亚路低,老木参天直。
下瞰穹谷中,众树纷若戟。
或为龙蛇斗,或作熊虎踯。
阴崖不受春,冬带轮囷色。
古苔如绿毛,因依露犹滴。
阴风忽动谷,众籁久方寂。
傥非神物居,定有龙蛇宅。
山阴魏家平,百丈峙绝壁。
战楼摩云霄,武帐侵斗极。
钩援谅无庸,梯冲当弃绝。
虽无墨翟守,天险岂所敌。
揽胜心以愉,经险情屡惕。
抚事既靡愆,微驱谅安惜。
何当四海晏,诛茅此投迹。
诗成无与言,搔首三叹息。